趋势网(微博|微信|熊掌号):最近,一直有朋友和小编抱怨“花呗一时爽,“还呗”火葬场!”,小编不是一个追求“潮流”的90后,一直都没能够使用花呗,所以小编在网上找资料简单的了解一下花呗。
花呗是蚂蚁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消费者申请开通后,将获得500-50000元不等的消费额度。用户在消费时,可以预支蚂蚁花呗的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






台当 局封杀暨南大学等三所大陆高校
12306回应孕妇被行李箱砸中致早产
新郎被部队召回妹妹代哥哥拜堂
曝光12亿贪腐案印度记者惨死化粪池
云南一女子疑带三月大女儿跳江
年轻人成为花呗重度患者
早一批使用花呗的年轻人,大概不知不觉已经用了两三年,其中“重度患者”是一些并没有太强经济实力的年轻人。
中国近1.7亿90后中,超过4500万开通了花呗,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人在用花呗消费,近40%的90后把花呗设为支付宝首选的支付方式。

蚂蚁花呗刚一上线,就受到网购族的大力追捧。数据统计显示,花呗的用户33%是“90后”,“80后”用户则占48.5%,而“70后”用户是14.3%。可见相对其他支付方式,蚂蚁花呗吸引了更多的新生代消费群体。
对年轻用户而言,蚂蚁花呗的吸引力在于可凭信用额度购物,而且免息期最高可达41天。蚂蚁花呗用户中,潮女、吃货成为主力军。数据显示,使用蚂蚁花呗购买的商品中,女装、饰品、美妆护肤、女包、女鞋等潮流女性商品占比超过20%;零食、特产、饮料等食品类商品以10%的占比排第二;其后是数码、母婴用品等。
社交大环境,助推消费热潮
环顾整个社交大环境,都毫不例外地在助推消费热潮,都在刺激消费。特别是现在的网红们,他们通过直播、微博向年轻消费者推销他们的产品,特别是吃播,小编有一位朋友喜欢看吃播,她说看别人吃的很香,她就很有食欲,因此她的钱都贡献给了“网红”。
还有现在的商家,他们喜欢“借势营销”,喜欢“节日营销”,他们肆无忌惮地将消费与身份、阶级、品味、智商等等联系在一起,极力推广“消费至上主义”。
在经济消费能力之外,许多人为了过上所谓的更好的生活,贷款买苹果,买单反,买奢侈品,光买还不够,还要在朋友圈、微博、QQ各大社交平台晒一圈,深怕没有人知道自已买了什么,这种社交分享“攀比”使更多的年轻群体成了目前这种“刺激消费”下的受害者。

当整个社会都在释放“消费主义”的讯号时,你的人生真的会因为买买买而更快乐吗?
你真的会因为买买买而登上人生巅峰,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吗?
别天真了。
对于上班族来说,花呗尚且都是一个“不堪重负”的“包袱”。小编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堂姐发:“以前我是月光族,现在是月欠族。”她习惯用网络.借.贷工具负担自己的消费支出,结果就慢慢形成了一种能花就花、想花就花的依赖感。如今每次收到工资到账的那一刻,钱包还没被焐热呢,就转手还到了信用 卡里,而银行卡里剩下的余额,都撑不过一周了。真是“一入花呗深似海,从此工资是路人”!
花呗,真的能随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