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微信|熊掌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言论在网络上至嚣尘上,这不由得引起社会各界的思考,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难道真的是金钱决定一切。之前一位HR写的一篇《寒门再难出贵子》在网络疯传,这位HR企图从现实社会变迁中、从现实的社会现象中探讨当前的教育问题。
人大代表建议将产假延长至180天 女子工行存款80万起诉结束取不出 医保局牵头调查某些集采药质量风险问题 A股迎特大利好 上海老人离世430万和1套房无人继承
为什么说现在越难越出贵子了,我认为不在乎以下几个原因――父母带给他们的资源有限。城市的孩子享用的资源比较多,视野较为开阔。但是在山区农村,信息封闭,父母祖辈为生计奔波,较少关注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温饱问题;其次便是寒门父母的想法比较局限,眼界比较狭窄。有些农村地方的父母会认为读书不如赚钱益处来得快。所以便会让孩子也不太爱读书,便更难出贵子了;最后一个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贫富大教育资源不均。
还记得2017年北京高考状元的那段采访中说到: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而且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生活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在教育资源上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实他说得没有错,偏远的农村连老师都很难找到,就别说教学设施了。
这不得让我们深思,所谓的“素质教育”是公平教育吗?教育改革真的是让学生坐上“直通车”那样改吗?
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金钱的支撑。学音乐,买乐器,找老师是不是需要花钱?学画画,买材料和请老师是不是需要花钱?考高分,找补习班,找家教是不是需要花钱?钱多可以买好的设备、材料、请好的老师;没钱买不了设备、材料,更请不来好老师。甚至连最差的都担负不起……请问,这种素质教育下,穷人如何与富人竞争?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富人的孩子总能在更好的学校受到更好的教育,穷人的孩子则只能在更差的学校里接受教育。
改变“寒门难出贵子”,关键在于教育公平。高考是相对而言较为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所以为此,重点高校招收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让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可以享受这些特招待遇。虽然说向贫困地区农村实行专项招生是公平的趋向,但并没有触及教育公平的本质。专项招生确实能让少部分寒门学子享受到“福利”,但这并不能扶贫困地区教育的“贫”。
教育公平的本质是资源公平,要改变“寒门再难出贵子”,关键不是多出几个贫困地区的农村名校生,而是实现对教育资源进行更公平更合理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