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微信)讯:游客逐渐散去,银杏叶将飘起,青岛正在迎来最舒适的时节。国庆长假是青岛最后的疯狂,此后,旅游业转入淡季,蓝天碧海回到日常,大街小巷归于寂静。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国庆还留下了尾巴。
“几个亿打造的‘好客山东’输给了38元大虾。”网友言论虽然过激,但骄傲的青岛确实被这只小小的虾刺痛了。
愤慨、痛心、自嘲、失落等连锁反应之外,是青岛人对今日青岛的反思:经济活力不足,高消费低收入,人才流失,除了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既偏安一隅又渴望活力的年轻人有些无奈。
家人回应女子月薪4千贷款1400万买房 反诈老陈称当年辞职太冲动 货车司机家属质疑劳斯莱斯车主 紫金矿业回应被贩毒集团掠夺3吨黄金 宁波顺其自然又捐款109万元
1.“青岛大虾”
青岛乐陵路92号已经变成一处“新景点”。
国庆期间,来自四川广元游客肖先生在这里的善得活海鲜烧烤家常菜烧烤店消费被宰,点菜时已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账时变成38元一只,一盘虾要价1500余元。报警后警方表示没有执法权,物价、工商部门则以不在上班时间为由不予处理。
事情被曝光并发酵后,“青岛大虾”一度被各种段子玩坏,青岛的幸福休闲之城的形象也跌入谷底。
目前,涉事烧烤店已关门,物价局与市场监督局的处罚告知书贴门上:涉嫌价格欺诈罚款9万。时有行人围观处罚通知书。甚至有人在店门口合影留念。
肖先生已收到青岛市物价局的644元汇款和事发地派出所所长电话道歉。他希望事情能告一段落,“不希望一只虾毁掉青岛形象。”然而在青岛的街头巷尾,青岛大虾已然成为挥之不去的话题。
河南路一家老字号里,神情倨傲的青岛老阿姨叹气说:“丢人,太丢人了。这种事肯定不是本地人干得出来的。青岛本地人,这么小的圈子谁会做这种没智商的事儿?”
四平路附近的一家家庭面馆,做了十几年生意的老板娘观点不同:“外面开店房租那么高,不宰客能挣着钱?”因为老城区改造启动搬迁,老板娘的小店也即将终结使命。在外面找房子开店的房租压力太大了,不如不做。
投入几万到上十万一年的房租,加上装修、人工,在好地段开一家像样的饭店投资动辄要几十万,而且做餐饮又苦又累,本地人宁肯不挣钱,也不去冒这个风险。
而这反而给前来谋生的外地人留下了生存空间。登州路啤酒街上一家年头较久的本地饭店大堂经理介绍,以这条著名餐饮街为例,经营者中外地人就占了一半多。
外地老板缺乏稳定客源,加上没有熟人圈制约,心急赚块钱,有的便不择手段宰客。被投诉了,就改头换面重新再来。周围商家虽心知肚明却也没办法。
青岛旅游业淡旺季泾渭分明,旺季除了7、8月份,就是十一黄金周。国庆周无疑是商家进入寒冬前最后的机会。
宰客事件的乐陵路并不在景区,客流量并不大,据媒体报道,事发店今年6月刚开张,生意一直不好,店主又刚生了孩子、交了下半年房租……用青岛人的话说,老板“来不及”了,竟使出这么可笑的招。
国庆结束后的青岛,景区和商业街显得异常冷清。卖花姑娘和弹吉他的小伙独自落寞。外地老板纷纷关门回老家,宁愿白交半年房租,也不愿开门不开张。他们如候鸟般往来于青岛和老家,有的干脆只做一次性买卖,明年不来了。
青岛本地人也毫不避讳,景区宰客由来已久,游客被宰甚至被打的事情都时有发生。只是本地人几乎不去这些地方消费,井水不犯河水。政府有租收,便也睁只眼闭只眼。
今年的天价虾事件只是一个导 火索,青岛人的脸上再也挂不住了。
2.童话之下
36岁的大圣自小生长在青岛地标天主教堂下,是爷爷辈儿就来青岛打拼的“老青岛”。从小生长在老街里,在最好的小学上学,有种老城区人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但十几年的创业经历让他发觉,青岛早已不适合年轻人。
从西安美术院校毕业后,大圣回到青岛创业,开过影楼,广告公司,做过市政、装修,最终开了家咖啡店。最初的野心都被磨平了:“创业要贷款吧,说有扶持政策,申请了,等吧,期限是,没有。做市政设计,提交了方案,你没有人,没有关系,就永远没有下文,做不下去……”
而青岛年轻人也越来越习惯“不思进取”。家境好、想干事的,去了北上广或国外。喜爱青岛的文艺范,不挣大钱,倒也自给自足。还有大部分年轻人托关系进了厂子或去单位谋个轻松的职位,一个月拿两三千甚至更低。
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青岛还在吃老本。大圣和身边的朋友都担心,老本越来越薄,值得骄傲的东西就越来越少了。
曾经,青岛的骄傲是德国人留下的优秀城市规划、民国各地名流商贾带来的底蕴风情、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所带来的眼界、外资进驻带来的活力和“洋气”,以及青岛啤酒、海尔等国企老名牌的全国影响力……
而今天的青岛,依然有蓝天碧海红瓦绿树,却没有了往日的活力。高消费、低收入、人才流失、老龄化程度全国第二……尽管如此,在“爱之深恨之切”的青岛媒体人看来,青岛人仍然有种莫名奇妙的优越感、政府懒政,真正的问题被长期掩盖在红瓦绿树的童话之下。
大虾宰客事件后,网友评论,最让人心寒的还不是宰客,而是政府各部门的推诿。类似的事件肯定不是第一次。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因为旅游业的兴起,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就自发形成了一条海鲜一条街,因其价格较高,对外地人宰客现象严重,落了个“蛤蜊是数着个数卖”的恶名,有“杀人街”之称。
1992年王志文主演的以此为蓝本的电视剧《杀人街的故事》播出后,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杀人街也就于播出后的第二年被拆除。
改革开放初期,迎接游客的同时,青岛也迎来新中国成立后新一轮移民潮。大批移民在这里白手起家,做起城市梦,他们大多从事青岛人不愿从事的苦差,如做餐饮、从事服务业。
在那个开放又粗放、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时代,宰客、假冒伪劣等“杀人街”现象在沿海地区十分普遍,属于时代问题。而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青岛旅游业仍被学者反思存在“小、弱、散”问题。政府有无规划眼光和监管决心成为关键。
3.移民之城
和以往的 新闻 事件一样,“青岛大虾”再次被借题发挥、引发地域之争,变成一些青岛人对东北人不满的发泄。尽管老板的真实身份没有被公开,网上还是出现了数条“老板是东北人”的帖子。
听此争论,青岛文史专家、前市图书馆馆长鲁海笑道:“青岛人都是外来移民,最多是先来后到。”
鲁海1932年出生于青岛。父亲16岁便从山东泰安来青岛谋生,从码头扛包、餐厅摆盘最终做到青岛大饭店负责人。
自己大学毕业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正是新中国用人的时候,鲁海那一代意气风发,成长为各行精英。
而到鲁海儿子一代,已形成现在所谓典型的青岛人性格。“不挣钱没关系,够吃就行。”
“我是青岛人,泰安人。”鲁海至今都会这么介绍自己。
鲁海介绍,青岛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从最初7万人的小渔村到现在市区近500人,整个城市的发展都是由移民促成的。
解放前青岛的移民既有从周边涌入的大量劳动力,也有从江浙等南方一代涌入的商旅和名流,他们为青岛带来新鲜血液和经商之道。
新中国成立以前,这批移民已经实现了很好的融合,虽有各地会馆和商团存在,但彼此并无分歧。
改革开放后,青岛迎来新的一批移民,其中包括大批祖辈闯关东,后辈又重新闯回更有活力的沿海城市的东北人,他们举家来到青岛,在房价较低的黄岛开发区买房居住,不少从事服行业。
上世纪90年代鲁海还担任图书馆工作时,就有东北同行希望调至青岛,经济衰退期的东北人“就像蜗牛呆在蜗牛壳里”,而青岛于他们是开放和希望之地。
新一批移民层次参差不齐,也更具流动性。他们与这座城市完全融入还需要一定时间。
鲁海发觉,以前青岛人对外来移民没有歧视,现在有一点了,“以前没人说我是青岛人。现在人们会说我是青岛人,你是外地人。”
但生活在青岛的外来者仍普遍反映:青岛是一座很包容的城市。
刚来青岛一年的80后女生小可说,自己到青岛的第一天就爱上了这里,因为在外地问路别人会躲开,在青岛问路别人竟往她耳边凑。
从陕西来的陈明钰是青岛新市民之家网的创办者,21年前初来青岛的陈明钰和青岛早期移民一样,通过在工厂做饭、干汽修等一步步站稳脚跟。他希望帮助外来务工者更好的融入青岛,怀抱“青岛梦”。
游客和新移民冲击着青岛原有的秩序,也为这座城市注入活力。老青岛的浮华旧梦已是过去,新青岛需要新的认同和经营。
大圣为代表的青岛本地人希望,38元大虾不仅刺痛普通人,更能刺痛执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