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微信)讯:
贫困生一年旅游20多地引争议 恩波格斗声明 普京签署法律:赴乌参战免债 男子打赏女主播400万自己啃馒头 当地回应警察踢打学生牵出校园霸凌
可穿戴设备,顾名思义,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
可穿戴设备多以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可连接手机及各类终端的便携式配件形式存在,主流的产品形态包括以手腕为支撑的watch类(包括手表和腕带等产品),以脚为支撑的shoes类(包括鞋、袜子或者将来的其他腿上佩戴产品),以头部为支撑的Glass类(包括眼镜、头盔、头带等),以及智能服装、书包、拐杖、配饰等各类非主流产品形态。
2012年因谷歌眼镜的亮相,被称作“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在智能手机的创新空间逐步收窄和市场增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终端产业下一个热点已被市场广泛认同。2013年,各路企业纷纷进军智能可穿戴设备研发,争取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分一杯羹。
说到现行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你会想到什么?智能手环、AppleWatch还是谷歌眼镜,这些都是目前市面上炒的较热的可穿戴设备。其实目前市场上可穿戴设备已经琳琅满目,2014年光是智能手环就已经达到1800万部,随着Applewatch等智能手表的发力加入市场,未来几年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格局也将发生变化。
尽管Applewatch热度达到了空前,但对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认知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调研数据显示,人们对智能可穿戴设备只有54.6%,而使用力更低,只有2.9%,转化率不到5.3%。在大众看来,这些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并非如同手机是生活的必须品,因此,即便了解,但是否会主动掏钱去买去使用,都还是有待考虑的。
在今年1月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小米手环的掌门人黄汪做了一个演讲,大意是说手环未来将是一个人体ID,作为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识别标志。我们可以看到,他已经不太提人体数据采集、健康大数据应用等等特别热门的想象了,因为这条路现在已经碰壁了。现在,可穿戴设备仍有很多缺陷。
1、价格昂贵。GoogleGlass售价高达1500美元;Nike+FuelBandSE售价为149美元;阿迪达斯即将推出的安卓系统智能手表售价399美元。
2、电池续航时间短。普通的智能手表电池使用时间在24小时左右,如果开启更多功能耗电量会增加,这样使用者不得不每天充两次电才能正常使用。
3、不能独立使用或功能不全。很多智能手表的功能需要搭载手机才能够使用,消费者不禁要问:那还用它做什么?
而且,上述问题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首先,隐私问题。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强,可穿戴设备强化了这种依赖性,当到处印刻着健康指数、行为习惯、生活偏好和工作履历痕迹的时候,个人隐私泄露的危险大大增加。可以获得的个人数据量越多,其中的隐私信息量就越大。只要拥有了足够多的数据,我们甚至可能发现有关于一个人的一切;其次,辐射问题。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教授胡波介绍说,智能手环是通过传感器把脉搏压力、温度等身体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电磁波发射给手机等数据终端。因为发射距离短,所以信号强度比手机接收和发射的一般信号要弱,辐射相对也就更弱。
根据上文提到的数据与现状,以及可穿戴产品试用和意见搜集,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如火如荼,但目前的现状仍然不尽如人意。而在核心技术与消费观念发生质的变化之前,2015年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仍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气色。
那么,如何激活智能穿戴市场呢?以荣耀为例,荣耀总裁赵明认为现在的可穿戴设备走向了两个极端:一种是偏运动风,在运动方面做的比较好,但相对来说设计比较简陋,设计语言比较少,和整体着装的搭配感和装饰感没有;另外一种是设计感很强,但缺乏对运动元素的算法,几乎不准确。因此,未来荣耀将首先会满足可穿戴设备的设计感,整体服装搭配和个人品味。其次,再加上科技感以及运动诉求。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现在的可穿戴产品所属领域是这样的:
而用户期待的领域则是这样的:
从这两张图中我们不难看出,现有的可穿戴产品总有几分“我生产我自己的,你们随意”的感觉。满足了需求才能成交一项买卖,你生产的东西并不是我所需要的,你又凭什么要求我去购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