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微信)讯:
要说现在社会上哪类人群数量最为壮观,“粉丝”绝对能排在前面。毕竟在这个偶像文化盛行的时代,以青少年为主要群体的“粉丝”是文化传播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但粉丝也是分种类的,有所谓的“脑残粉”,比如前几日围堵虹桥机场,妨碍航班运行的那20多位;也有所谓的“理智粉”,比如今天上了微博热搜“追星追成十项全能”的青年艺术家,用灯和纸片折出了六个偶像;还有什么“亲妈粉”、“女友粉”、“战斗粉”、“CP粉”……等等。其实在这些人当中不乏某些行业里的社会精英,但任何人一旦被挂上了“某某粉丝”的名号,却似乎就会变得不再那么理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4岁男孩电梯内捂嘴猥亵女童被拘 前三季度结婚登记同比减少94.3万对 引导失误致冠军变亚军痛失21万奖金 考研报名禁止使用海马体照片 上海迪士尼疑老太带孙插队被怒吼
首先,“粉丝”群体往往是一个价值认同的集合。
选择了一个偶像,可能就是选择了一种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或者价值观。当偶像遭到诋毁时,很多粉丝就感觉自己也受到了侮辱,自然本能得就会选择去尽力维护,而不是先思考一下偶像本身的行为。这也就产生了所谓的“粉丝滤镜”,让很多粉丝不愿意相信偶像的缺点,承认偶像的不足,即使事实摆在眼前,也要自欺欺人一番,说成是别人的恶意诬陷,以维护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形象”,感性选择排在了理性之前,且很难改变。
其次,很多媒介利用粉丝群体无底线炒作,粉丝的正面形象被忽视。
培养理论认为大众媒介长期的持续性报道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受众对于环境的判断和认知。现在很多新媒体热衷于报道各路明星粉丝之间的“战争”,比如上个月杨洋方把李易峰的某位粉丝告上了法庭,前几天张艺兴方又起诉了杨洋的某位粉丝,媒体对于这些个别负 面事件的大肆报道,会让粉丝群体的“路人缘”越来越差,而粉丝中的一些理性声音可能就会被埋没,大众对粉丝群体的偏见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最后,粉丝群体内部“水分”越来越多,商业化不良营销污染了粉丝环境。
近几年明星娱乐经济繁荣发展,带来了明星形象价值的提升。明星作品投资方,制作方还有广告主都越来越重视明星个人形象。而好的形象不仅要靠明星本人建立,还需要粉丝群体去大范围宣传和维护。但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真爱粉”,大部分粉丝还是在“佛系追星”,没有多余的精力,时间和金钱。所以很多明星的营销团队就在经营商业粉丝群体,也可以称为“水军”,尤其是在被爆出负 面 新闻 的时候,会雇佣大量粉丝去“洗脑控评”,以维护艺人形象。而这些“职业粉丝”很多更看重的是利益,不是理性与是非。
其实所谓的“脑残粉”真的不一定脑残,只不过是暂时被某些感性因素冲昏了头脑,再遇上某些有心人的不良引导和某些媒体的恶意渲染,很有可能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希望每一位粉丝在为偶像发声之前,能先经过一番理性的思考,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粉丝行为最终还是会由你们的偶像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