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移动开发爆发的一年,众多开发者个人,开发公司纷纷进入移动开发行业。为了能够迎合整个移动行业的需求,众多开发公司采用了跨平台的开发,在保证自己的应用程序能够覆盖份额较高的开发平台之外,针对新兴平台也进行了有计划的投入,以保证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主动。而开发者也不断地适应着公司对于自己在跨平台开发方面的要求,把自己练成了多面手。
移动开发平台的火爆使得众多的厂商在分工上越来越模糊,除了之前的传统平台提供商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以及升级版本以外,终端厂商、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都纷纷有了自己的新计划。例如2010年出现的Meego平台、创新工场的Tapas平台、联通推出的UPhone平台以及腾讯之前在传闻中要推出的Qphone平台等。
应用时代已经到来,虽然有些公司的领导在公开的场合仍然表示当今是硬件终端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已经很快被应用时代取缔,哪怕是曾经不可一世的运营商们也都在改变自己的策略,狠抓应用商店,吸引用户,中国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移动明年就在规划中把他的MM应用商店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
在应用程序充斥着几乎每个智能终端的今天,终端厂商也已经变得更加多元化,应用商店也是他们今后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于此同时,移动开发者在从事移动开发时也有了自己的对于行业的了解,也有自己主要从事开发方向,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众多环节一起参与并不断向前推进的新时代。
2010年Android平台最为火爆
开发商使用的移动开发平台调查结果显示:市场上最为火热的移动Linux(Android、Ophone、Bada)平台是大家主要选择的开发平台,市场份额占到了30%,当然这与Android的开放性有很大的关系。Android平台因为开放性使得这个平台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而且Android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就一举超过了平台,成为了仅次于Symbian平台的全球第二大手机操作系统,而这一历史性时刻比一些专家的预测缩短了两年多的时间。
2010年开发商使用的开发平台调查
排在第二位的是Symbian操作系统,占据了25%的比例。从一些开发商那里了解到,由于现在的Symbian份额仍然很高,因此他们在做移动应用开发的时候仍然会把这个平台纳入选择的范围之内。
苹果的iOS平台排在了第三位,占据20%的比例。苹果iOS定位高端,很多开发商在做自己产品的高端版本的时候会选择iOS平台。此外,由于苹果商业模式的成熟,应用程序商店成为了很多开发商盈利的主要模式。
Windows Mobile/Phone/CE平台的比例在10%左右。Windows Mobile平台以前的项目和Windows Phone的新兴项目使得微软移动平台在国内的开发市场仍有一定的比例。相信随着Windows Phone7平台的革新,开发商会越来越重视这个新平台。
由于国内平台业务的多元化,Brew、Palm OS、Qt以及其他平台占据了15%的市场份额,不过随着iOS的持续发展以及Android平台的不断成长,这些平台的市场份额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产生这种比例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小开发团队,在苹果模式盛行的今天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们的规模不会很大,往往少则三五个,多则几十个。这些小的团队在选择平台的时候往往会很单一,而且以iOS和Android这两大新兴的开发平台为主,然后在形成规模之后逐步转向跨平台开发。第二、原有的Symbian平台的开发商还是沿袭着之前的开发模式,然后不断的转移到Android以及iOS平台上来,因此Symbian平台的保有量还是很大。第三、其他平台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本身就很低,因此获得的统计数字会很小。
移动开发者更看好Meego这个新平台
2010年,移动开发市场上出现了众多的新平台,不仅给混乱的移动开发市场增添了几分紧张气氛,而且也增加了开发者选择平台的难度。为了明确这些新平台在移动开发者和开发商眼中的市场地位,IT168针对这些新兴的开发平台,面向移动开发者以及开发公司进行了专项调查,全方位了解了这些开发者以及开发商们对于这些新平台在未来的发展中是否能够有新的突破,是否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系统。
移动开发者更看好Meego这个新平台
这些新平台的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的新平台,Meego最受大家的关注,有54%的开发商表示看好这个平台。支持者认为,Meego在开源方面虽不如Android的影响力大,但是有Intel和诺基亚的支持以及Qt在跨平台开发方面的优势,Meego会有很好的发展。反对者认为,Meego平台除了具备和Android一样的开源优势之外,没有其他可以胜出的砝码。
对于三星的Bada系统,有20%的开发者看好这个平台未来的发展。不过也有开发者表示,Bada系统纯属是三星为了规避和其他基于Android平台厂商的同质化,而自己定制的系统,不会有其他厂商采用,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再加上三星本身也出Android平台手机,因此对于Bada手机的分流会有很大影响。
联通的UPhone受支持度同样不高,仅有11%的支持率。由于Ophone的前车之鉴,UPhone平台也不太受开发者关注。
创新工场的Tapas系统在开发者眼中受欢迎程度也不高,仅有8%的支持率。不过个人认为,Tapas系统在本地化方面的定制非常适合用户的操作习惯,至少是在国内应该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之前曾经传闻不断的腾讯Qphone也被列入了调查行列,除了腾讯自己为了开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用途之外,众多的开发者对这个平台不感冒。
移动开发者目前最看好应用开发
调查结果显示,开发者看好的程序类型中应用程序占据半壁江山,比例为51%。不可否认,这个结果和近几年的应用程序商店的蓬勃发展有直接关系。而且应用程序的开发要比游戏开发简单的多,盈利模式也比以往更为多样化。
移动开发者目前看好应用开发
排在第二位的是游戏,比例为39%。游戏是目前移动开发领域盈利最为直接的程序,这种盈利和PC互联网的盈利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当然对于移动开发者的要求也会更高一些,开发者做游戏首先是要有游戏的感觉,至少是平时经常爱玩游戏的才会有很好的游戏感,开发的游戏才会更加受欢迎。做游戏开发的这些开发者多数之前就是从事过游戏开发,有着游戏开发的经验。
常规的增值业务开发已经越来越不受开发者欢迎,比例仅为5%。这些增值业务往往和运营商搅和在一起,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开始纷纷逃离运营商的束缚,自己做利润更加丰厚的应用或者游戏。而且现在的程序在应用商店日益火爆,开发者已经完全可以出来创业,不必固守在传统的领域。
其他的一些Widget以及主题壁纸等只占5%左右,当然这和市场需求以及是否盈利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外围的开发只占据很小的份额也很正常。
个人开发者以应用开发为主
从一些开发者个人目前开发的应用程序来看,主要集中在应用方面,比例为81%。从应用的开发难度上讲,要比游戏简单的多。从市场前景方面讲,要比其他的几种类型更有前景,因此比例会比较大。
至于游戏开发,开发者个人要做一款对战型游戏的话,在难度方面会比较大,而在休闲益智方面的开发相对简单一些,而且个人完全可以处理。之前和一些开发聊天的时候就曾经得知他们个人做的小游戏一般都是一些休闲益智类、儿童教学类的居多。
开发者成长过程中分享经验的方式以写技术博客为主
移动开发分享经验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有55%的开发者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喜欢通过写技术博客的形式进行积累,这种方式不仅成就了自己,同时还影响和帮助了其他的开发者朋友。
随着移动开发平台技术的日渐普及,文档以及其他资料越来越多,开发者自学成才的机会也越来越大,而且众多的技术社区不断的出现,几乎每一个开发平台都会有很多的技术社区供开发者学习和交流,这些社区成了一些开发者展现自己技术势力的机会。调查发现,有16%的参与者表示会通过做技术社区版主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开发经验。
有9%的开发表示希望自己建立技术网站来分享自己的经验,把支持自己的朋友留在自己的网站上,成为自己的用户。
2010年,移动开发的技术大会频频出现,不管是整个行业的还是单一平台的,都在吸引开发者的参与。为此具备丰富开发经验的开发者大牛们都纷纷亮相,露出自己的如山真面目,发表自己对于行业技术的理解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赢得了大批的粉丝。据调查,有7%左右的参与者表示想通过做技术活动嘉宾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经验。比例不高,情有可原,毕竟是业界的大牛。
另外,随着QQ群功能的日益强大,再加上即时性比较好,很多开发者选择在QQ群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些开发者表示,要在群里做自己的贡献,然后就很容易获得一些其他高人的指点,而且解决问题的效率很高。因此有7%的开发者也选择了在QQ群里分享自己的开发经验。
随着移动开发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学校专业教育的严重落后,众多的培训机构也纷纷出来填补移动开发人才培养的空白。而且由于移动开发时前沿的技术,做移动开发的职业培训利润非常的丰厚。以iOS培训为例,短短几个月的培训期就要缴纳16000多元的费用,当然,学员毕业后的收入也是相当的高,iOS开发者初入公司的工资大概也在5000左右,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学员去学习移动开发。调查也发现,有2%的开发者想通过这个渠道分享自己的开发经验,同时也可以赚取丰厚的回报。
开发者选择移动开发时具备的优势
随着移动开发的日趋火爆,移动开发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众多小型开发公司和开发团队都纷纷抢夺移动开发市场上的开发者资源。通过和开发者们近距离的交流发现,市场上的移动开发者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原有移动开发平台之间的平台互换。2、PC上的开发者。3、一些原来的硬件开发者。4、应届大学生。5、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
这些候补的移动开发者在选择移动开发这个行业时具备的优势也不尽相同。调查结果显示:有30%左右的开发者表示自己的自学能力强,而这项隐含的能力也恰恰是移动开发市场所必备的。因为一个开发者在进入公司之后不久就会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而且由于市场上开发者人才稀缺,开发者的收入也在不断提升,很多公司对于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开发者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跨平台开发也同样考研者开发者们的自学能力。
排在第二位的个人优势是自身的语言基础,比例为23%。要做开发的话,至少要懂得一门开发语言已经成为了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且现在的大学生在学校里学的课程里就有开发语言的学习,虽然不至于能够让学生具备承接项目的能力,但是有了这些开发语言的基础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对行业的认识程度也成为了开发者选择移动开发时具备的优势,而且占比为21%,排在第三位。对于行业的认识可以使自己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在选择平台时能够更加的精确,特别是移动开发平台混战的今天,这项能力显得格外的重要。
其他开发平台的技术经验同样是一个很好的个人优势,占据优势排行榜的第四位,比例为17%。之前曾经提到,现在的开发公司已经由单一平台开始向跨平台转移,这就需要开发者在平台经验上更为丰富,因此,具备其他开发平台经验的开发者进入移动开发时会很受欢迎,尤其是具备移动开发的相关经验。通过一些招聘公司的招聘信息就可以发现这个趋势,而且Android和iOS公司对于具备Symbian经验的开发者更是格外欣赏,因为Symbian开发者的开发功底是非常深厚的。
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也成为了开发者们选择移动开发的优势之一。作为技术开发者,在开发行业里随着自己经验和阅历的不断积累,朋友资源以及其他资源也会越来越丰富。据我了解,有不少开发者都是在朋友的推荐和鼓动之下投身移动开发的,因此这个优势同样不可或缺。
开发者获取应用需求的方式
开发者获取应用需求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从客户获取需求目前仍然是主要的需求来源,比例接近52%,这些一般都是成型的公司,有自己固定的项目来源和项目团队。
源于生活场景是开发者获取需求的第二大来源,比例为48%,基于生活的应用往往会比较受消费者欢迎。之前曾经和一些开发者交流,他们表示,源于生活场景的应用会比较真实,有一种把用户从游戏中拉回现实的感觉。另外,这种产品会比较有生命力,可以很容易摆脱其他人的抄袭,特别是在擅长Copy的国内市场,这个方式更加合理。
实地调查,获取用户的实际需求也是非常受开发者认可的一种方式,通过这个方式获得的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对于一些特定的客户采用这种方式会比较合理,特别是具备行业属性的项目。
接外包项目对于一些小团队来说非常的合适,既能够帮助用户满足需求,同时也会弥补自己在和大客户PK时的不足。这种方式比较灵活,而且充斥在市场上的小型项目也会非常多,完全可以满足这些开发者的需求。同时对于接外包项目的开发者往往会有一些虚拟团队,或者说是白天在公司上班,下班干私活的居多。
凭空拍脑门想需求的开发者也占据18%左右的比例,这些开发者往往会以新创意立足于世。不过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现在的开发者数以万计,对于你能想到的点子相信别人也已经想到,甚至已经在开发。因此不建议开发者使用这个方式获取项目需求。
开发者经常光顾的应用商店
开发者经常光顾的应用商店调查结果显示:谷歌应用商店(Android Market)以28%的占比排在首位。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以26%的占比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则是以终端数量占据优势的诺基亚应用商店(OVI),比例为19%。排在第四位的是中国移动应用商店(Mobile Market),占据的比例为15%。而微软的手机应用商店Windows MarketPlace则以6%的比例排在第五位。而黑莓商店和其他平台应用商店的总和为6%。
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2010年已经成为了Android元年,而且这个势头已经蔓延到了中国市场。由于入门的基础相对较低,众多设备厂商的纷纷介入,很多开发者毫无顾忌的投身Android平台开发,因此Android排名第一不足为奇。第二、iOS平台在赚钱方面对于开发者吸引力是相当大的,虽然现在的赚钱机会已经越来越小,但是这个平台已经平稳的度过了高峰期,很多开发者和开发商都在酝酿在这个平台做出具备杀伤力的产品,投身平台的开发者都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第三、诺基亚在应用时代已经觉醒,这个时代中诺基亚不仅丢失了自己的硬件优势,在软件方面也很快被对手甩开。现在诺基亚能够打得唯一一张牌就是目前不断下降的市场份额,但是这个优势在明年就会被残食殆尽。第四、中国移动MM商城之所以能够受到开发者关注,是因为Android开发者开发的应用今后会和Ophone平台实现100%的兼容,因此这里会是Android开发者发布应用的又一个权威的官方商店,对于Android开发者的支持是相当大的,尽管基于Ophone平台的智能手机在数量上还没有优势,但是这不会影响Android开发者光顾MM商城。
第五、前几天的报道称Windows Phone平台的应用已经突破5000大关,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一些分析师都表示,明年的微软将会是爆发的关键一年。但是,由于Windows Phone手机还没有在国内发布,因此开发者对于Windows Phone的开发热情不像Android和iOS那么高,因此在开发者数量上还不占据优势,比例不高情有可原。至于其他平台的应用商店,可以作为开发者的一项补充,帮助开发者更多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这些商店有自己存在的合理性。
消费者购买应用承受的价格
消费者购买应用程序能够承受的价格调查显示:没有购买习惯的用户占据24%的比例,略高于其他几项调查。之前其他机构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消费者没有付费购买的习惯,不过从此项调查以及结合我个人对于一些经常使用应用程序的消费者走访来看,很多开发者对于一些没有价值的垃圾应用非常反感,而且根本不会有付费的欲 望,而对于能够解决自己难题的工具软件,以及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其他软件是有付费欲 望的。
只要有用或者好玩,多少钱都可以的消费者比例占据了16%。这充分显示了消费者对于有价值的应用的肯定,因此开发者开发的产品如果真正解决了消费者的难题,或者迎合了消费者的使用心里,那么盈利不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有10%的消费者可以承受1元以下的购买价格,但是不排除这些消费者有海量购买的欲 望。应用程序定价在1元-3元的有21%的消费者表示有兴趣购买。定价在3元-5元的应用产品大约有10%的消费者认可购买。定价在5元-10元的精品产品还是很受消费者欢迎的,有18%的消费者愿意购买。
消费者喜欢购买的应用类型
消费者喜欢购买的应用类型的调查结果显示:工具性的软件是大家比较喜欢的,比例占到了54.90%,而且这些软件能够长时间摆放在消费者手机屏幕第一屏。其次是生活类的应用程序,比如用户缴纳水电费的计费应用等等,比例为43.14%。方便消费者进行查询的查询应用软件排在第三位,比例为39.22%。通信类的应用程序以27.45%的比例排在第四位。提供多媒体、信息资讯以及提升工作效率的应用占据了23.53%的比例。喜欢旅游软件的消费者比例为17.65%。
总体来讲,能够解决用户实际困难,帮助用户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带来生活乐趣的软件是大家最为喜欢的,而且这些产品可以成为用户粘附度很高的产品,往往用户会把这些应用程序放在自己手机的第一屏比较容易点击到的位置。开发可以以此入手,以服务消费者的心态去开发应用,以便获得丰厚的回报。
消费者喜欢购买的游戏类型
消费者喜欢购买的游戏类型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4.12%的消费者对角色扮演的游戏非常感兴趣,并表示出了良好的购买欲 望。这个占比还是延续了PC游戏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
排在第二位的是休闲趣味类的游戏。这些在某种意义上讲应该称之为“轻”游戏,在之前参加的一些游戏开发大会上,很多嘉宾表示,今后的休闲类的SNS社交游戏会成为今后游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社交网站以及PC上面社交游戏的兴起,大家对于社交的需求越来越大。
紧接着第三位的是棋牌益智类的游戏,这类游戏对于手机的硬件要求不高,操作方便,没有很强的视觉刺激。而且也可以延续消费者在PC上的玩法。这种游戏在消费者年龄方面的限制不大,可以充分的锻炼玩家的思维逻辑。
第四、消费者对于策略回合制的游戏和动作格斗游戏的购买占比为20.59%,这种游戏对于时尚的青年吸引力比较大,而且游戏比较刺激,但是这些游戏在上下班的路上以及其他碎片的时间内玩的机会比较大,因此开发者要设置好游戏的关卡时间,和消费者的碎片时间相吻合。
移动互联网不会取代传统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众多的传统互联网参与者纷纷转投移动互联网,希望能够在新兴的市场上有所作为。众多的调查显示移动互联网会在几年之后将会超越传统互联网,成为新的互联网产业。而对于移动互联网到底能否取代传统互联网这个话题,业界的争论也很大。
调查结果显示:有61%左右的业界人士表示移动互联网是传统互联网的补充。有13%左右的业内人士表示,移动互联网绝对不会取代传统互联网。有25%左右的业界人士表示移动互联网会取代传统互联网,但是需要移动的时间。
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为失意的环节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互联网的格局,而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每个环节都有了独特的变化,甚至是逐步失去了自己原有的竞争优势。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为失意的环节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业界人士表示运营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为适宜的环节。其次是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和硬件设备制造商,比例为21%。第三失意的环节是软件开发商,比例为19%。而消费者和其他的环节总共占有5%的比例。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应用为王的时代,而且苹果应用商店的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运营商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对于软件开发商的剥削。第二、现在已经是设备加应用的时代,因此设备制造商也通过个性化应用的定制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第三、消费者在享受移动互联网高速体验的同时,也在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各种应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充分享受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新体验。 [来源:IT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