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微信)讯: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这一规定被很多网民称为“微信十条”。“微信十条”对于向公众发布信息尤其是时政信息规定比较严格,但对于普通用户,只提出要求遵守“七条底线”,在这“七条底线”之上享有充分言论自由。(8月10日《半岛晨报》)
老人领喜糖跌倒去世家属索赔新人 高三女生被灌醉后遭强奸致死 金正恩:朝鲜半岛核战争一触即发 何同学抄袭风波原作者发声 百雀羚回应网传化妆品涉嫌添加禁用原料
眼下,拥有6亿用户和580万公众帐号的“微信”,在方便你我的同时,也成了谣言、色 情、暴恐、诈骗等不良信息传播的代替集散地,甚至造成社会恐慌,引发公共事件。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下,“微信十条”闪亮登场,为公众微信号立规,让微信用户传播信息时“细加思量”,不仅有利于行业发展、企业服务的提升,也为网络社交“新宠”和广大网民吹来了一股强劲的“诚信”东风。
较之近年飚红网络的微博,微信的传播特点更高一筹。因为微信好友大都是朋友、熟人,“可信”度相对较高,极易让人“不设防”。尤其是那些粉丝成千上万、一对多传播的公众微信账号,如果不加甄别、不守“诚信”,任手指信马由缰,一些不实、不良、不法信息便会借助这些熟人圈和关系链,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的范围内转来转去,进而引发“病毒式传播”,让微信变成“危信”,成为一种网络公害。
实践表明,铲除网络社交中的“害群之马”,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微信的天然信任链条兴风作浪,既需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需要广大微信用户恪守诚信是金的传统美德,践行核心价值观,经营好自己的“私人会客厅”。具体来说,就是要以《暂行规定》里的“七条底线”为准绳,管住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手。这“七条底线”,虽非刚性的最高要求,却彰显诚信要旨、人文关怀和治理智慧。
畅游网海,我们需要微信,也离不开微信。微信本身没有罪,问题出在经营者不诚信守法、使用者“无拘无束”上。前不久,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国内22家网站,向全国互联网业界和全体网民发出题为“打造诚信网络,建设信用中国”的倡议书,深顺民意。这次,又见“微信十条”新规出台,劲吹网络社交“诚信”风,强化实名认证注册、蛇打七寸,与倡议互为呼应,传递正能量,让人欣然。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广大用户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全力打造诚实守信的“私人会客厅”,虚假、有害信息自会止于“智者”、止于微信。
关于微信十条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 新闻 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例行自我介绍,谁生的,生下来干嘛,一清二楚,不用解释。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即时通信工具,是指基于互联网面向终端使用者提供即时信息交流服务的应用。本规定所称公众信息服务,是指通过即时通信工具的公众账号及其他形式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活动。
进一步自我介绍,管多宽——中国境内,管哪块儿——即时通信工具,QQ、微信、陌陌等,管谁——公众号。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工作,省级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相关工作。
互联网行业组织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再进一步自我介绍,谁来管——上边国信办,下边省信办。
第四条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取得互联网 新闻 信息服务资质。
介绍完毕,正事开始。这一条指的是软件提供方,具体到微信就是指腾讯公司,这是他们的事儿,大家不用细研究。
第五条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保护用户信息及公民个人隐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公众举报的违法和不良信息。
这里最重要的信息是“保护用户信息及公民个人隐私”,约束和打击潜在的隐私被窃取的可能,比如前几天在朋友圈传播极广的“为昭通地震点蜡烛”活动,就属于窃取隐私。
第六条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注册账号时,应当与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签订协议,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
这一长串是指实名制,在几年前微博也实行了这一原则,不实名的人只能看不能说话,要说话就必须告诉服务器你是谁,也就是说,以后注册微信将必须填写身份证 信息,已经注册的也会要求补填,目的就是打击朋友圈那些满天飞的谣言和……。
第七条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为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开设公众账号,应当经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审核,由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向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分类备案。
新闻 单位、 新闻 网站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发布、转载时政类 新闻 ,取得互联网 新闻 信息服务资质的非 新闻 单位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 新闻 。其他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 新闻 。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可以发布或转载时政类 新闻 的公众账号加注标识。
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开设公众账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公众需求。
这一条是十条中最重要的一条,专门针对公众号,它主要传达两个意思:
第一、以后注册公众号除了要让腾讯公司审核之外,还必须在政府相关部门备案,这个公众号是谁在打理,每天要推送些什么,政府那里都可以查到。
第二、限制“时政 新闻 ”的发布、转载,只有两种公众号可以发布,一个是 新闻 单位、 新闻 网站的公众号,另一个是取得“互联网 新闻 信息服务资质”的非 新闻 单位的公众号,除此之外的公众号,比如个人经营的自媒体,都将被禁止推送时政 新闻 。
那么,什么是时政 新闻 呢?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时政 新闻 “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范围非常广,同时也不很明确,因为“社会突发事件”是没有准确定义的。
第八条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对违反协议约定的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视情节采取警示、限制发布、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有关记录,履行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义务。
处罚措施,乱开号,乱推送都有被关停的可能,现在那些靠时政吃饭的自媒体,要么转型玩玩娱乐、财经、科技,要么直接停摆。
第九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更严厉的处罚措施,具体大家都明白。
第十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没什么可说的。
综上,对于大家来说,短期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1.要补填身份证;
2.注册公众号难度加大,时间变长;
3.你收到的时政 新闻 类推送会减少;
4.你订阅的某些公众号可能会消失。
大概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