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微信)讯:改编约翰·奈斯比特的一句话:互联网金融未来的转变与趋势都是隐含在现实与历史之中的。
回顾2013年, 阿里和天弘基金推出“余额宝”, 微信推微支付,腾讯上线基金超市、新浪发布微博钱包,百度打造“百发”,“三马”共同推出众安在线,京东上马“京保贝”3分钟融资到账业务,苏宁云商携手汇添富基金隆重推出零钱宝……互联网巨头正悄悄渗透到金融产业;2013年,P2P贷把小贷、担保等搬到线上,第三方支付把支付工具搬到线上……;2013年,民生电商注册成立,平安银行推出平安盈,工商银行浙江分行推出天天益,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筹备代销渠道T+0业务……银行打响互联金融反击战;2013年,中国人寿旗下电子商务公司挂牌,国华人寿、泰康人寿、太平洋保险等在内的几十家保险公司淘宝开店,人保财险、中国太保、平安车险、大地财险等保险公司设立网销,平台平安旗下“壹钱包”上线……保险业开始行动。
2014年伊始,我们似乎已经腥风血雨到了互联网金融的腥风血雨,更感收到了振奋人心的变革与机遇。
内地游客香港换钱被骂穷 打假博主揭良品铺子配料表黑 幕 上海某中学疑似调查学生家庭背景阶层 考研报名禁止使用海马体照片 景区回应将水龙头设计成生殖器形状
趋势一:北京遇上西雅图,第三方支付成互联网金融大戏主演之一
第三方支付由来已久,其背后的庞大支付金额由2012年淘宝双11支付宝支付190亿开始醒目于世,到2013年支付宝当日成交390亿,这一庞大的数字再警醒业界。虽阿里巴巴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领域中,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但更多的金融机构,互联网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经通过拿到支付牌照,加入到第三方支付的行列,新的竞争山雨欲来。
红海深处有蓝海,移动端支付将成为发力点。
在不少第三方支付公司还在PC终端争夺用户时,8月上旬,腾讯微信5.0已开通微支付,2013年11月中下旬,“支付宝电脑转账将收费”这一消息传遍互联网大街小巷,同时各大地铁海报公车亭也贴满了支付宝手机钱包的广告。阿里巴巴此举在不少人看来是支付宝圈中羊养肥了,可以宰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事实更多是支付宝把用户往移动支付终端驱赶的有效途径,开始着力培养消费者手机移动终端支付使用支付宝的习惯。
相比固定的PC终端支付,移动终端支付如同消费者钱包,随时随地,想pay就pay。
一大波爽点即将来袭:一键一扫血拼天下。
为了在移动支付终端圈得更多用户,移动支付如何提高用户支付的爽度成门槛。
第一:赢在起跑线:减少支付步骤。支付步骤越多,用户完成支付的难度越大。微信微支付,一键支付,可谓将门槛降到最低。
第二:手机变身POS机,二维码一扫天下。一旦开通终端支付,那么支付不同价格的商品再次将重任转加二维码。未来的趋势将是:商家把账户、价格等交易信息编码成二维码,并印刷在报纸、杂志、广告、图书甚至菜单等载体上发布;用户使用手机扫描支付二维码,便可实现支付结算。电商企业1号店曾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地铁站内设置了类似的“虚拟商店”。此外,快钱发布的“快刷”等也都在试水手机近场支付。
如何展现差异点成瓜分支付市场关键。
第三方支付参与者不断增多,在银行渠道、网关产品以及市场服务等方面的差异性越来越小,产品势必会走向同质化。如何拥有自己独特竞争力及特色渠道资源成为众多第三方支付企业生存及竞争的筹码。因此,角色定位也就成为了决定支付企业未来发展的左右手。
提高移动终端支付便捷性,体现移动终端支付特色将是第三方支付侵占市场的未来热点。未来“用户不再使用钱包”。
趋势二:主妇与屌丝,全民P2P冰火两重天
2007年起步,此后6年自生长,中国P2P网贷行业野蛮成长。2014年新年伊始,行业一边频现倒闭潮,一边投资金额不断刷新,令人迷惑。P2P也以平台第三方身份,试图通过“脱媒”改变成金融属性的“越轨行为”,也引发绝大争议。大机遇还是大挑战?
融资方——改朝换代,普渡80%的用户。
从2010年起,国内P2P网贷开始飞速发展,2013年更是呈现爆 炸式的增长。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在浙商大会上讲:“银行只服务了20%的用户,赚了80%的钱,这也不能怪他们,但也不知道该怪谁。金融必须要改革,”“金融是最大的利益集团,我们不能指望既得利益者们革自己的命”。
传统银行只服务于20%的客户,而中小微企业的借贷常常不在其业务清单中,即便借贷成功,也得一堆表单资料的审核,过程繁琐,时间长久。而一向对于“高大上金融”可望不可即的80后90后“屌丝”群族,手头也有一小笔资金急需保值或增值。于是,P2P网贷应运而生,弥补了一部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解决不了的“金融需求”——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也丰富了屌丝理财的财富梦。
投资方——全民P2P,树立阳光好形象是关键。
一边是天量的资金需要找出路,一边是天量的小微企业需要融资,这促成了P2P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做一个P2P网贷平台费用并不高,便宜的几万元就可以搞定,仅仅2013年9月平均每天有3到4家平台上线。但在信誉和透明度上,平台鱼龙混杂。
由于门槛太低,借贷平台良莠不齐,曾引发多起平台“圈钱”即逃事件。致使行业信誉受损。现状下,只要轻轻挤兑,比如平台自融,遭到黑客攻击。只要风吹草动,投资人闻风便即提现,致使项目失败,平台倒闭。对于P2P而言,挤兑将可能成为常态。因此,平台信誉至关重要,只有做到项目标的清楚,透明阳光,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应付挤兑,赢得相对持久战。如何做到透明阳光,很大一方面是运用大数据建立健全的风控体系,但就目前而言,大数据“星座与IP齐飞,表单共图谱一色”,看着很好,专家也讲得好听,但是应用短期内都不现实,一方面是数据的宽度和深度不够,此外,大数据的技术处理能力也明显不足。
趋势三,小时代3.0,众筹模式聚微成众
说起众筹要追溯到17世纪,以征订的方式出版书籍,并在书籍上鸣谢出资者,美国自由女神像也曾以梦想之名融资,做得最好要数佛经的宗教典籍的印刷了。互联网创新了众筹模式,众筹融资利用互联网和SNS等社交网络,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的资金援助。与P2P模式不同的是,P2P网贷只是债权模式,而众筹方式灵活多变,可以做商品预售、实际物品交换,也可以做股权众筹,电商平台常用的“预消费”——“团购+预购”模式,也是众筹的运用。这种模式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融资模式,人人均能通过该种众筹模式获得从事某项创作或活动的资金,使得融资的来源者不再局限于风投等机构。
目前,众筹已经成为企业家、投资者和有创造力社区中的热点词。美国Crowdfund Productions CEO Elena Mikhaylova简单预测了2014年众筹的发展趋势。
第一,回报型/捐赠型众筹 。这种模式会在全球范围,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快速增长,比如DIY众筹,建房子或者电子商务网站。也有的公司将众筹做为一种营销方式,这种做法的利弊还有待考量。众筹会被很大一部分公司所采用,纳入公司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研究开发业务中,IBM、飞利浦、本田、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可口可乐的墨西哥子公司、荷兰国际集团、华纳兄弟和荷兰银行等已经开始探索。
第二,股本集资。股本集资在全球范围会有一个很大发展空间。在中国众筹平台还处在萌芽阶段。在美国,每个月都可以见证一批新的房地产众筹门户网站的兴起。2014年将是教育、房地产开发商、律师和房地产经纪人的众筹年。
第三,债务集资。2014年社交化借贷产业还会持续快速发展。除了最普遍的消费者信誉,学生贷款方面也会有进步,而最重要的是P2B产业的发展。新的借贷市场将会更友好地支持那些负责任的商业实践项目。
另外,商业天使投资人和风险资本社区对众筹领域成功产品的有着浓厚兴趣,他们会更加习惯在众筹平台和众筹商业项目上投资。
趋势四:雷神,比特币刮起互联网金融暴富风暴!
比特币自2009年诞生以来,由于疯狂的增值速度和被个别国家央行的承认,以及网络上散布的一些一夜暴富传说,迅速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
比特狂潮:比特币首次突破1000美元 今年暴涨7600%。
衍生新骗局:558元买教材一天可挖50个。
比特币应用:哈尔滨现比特币支付实体店。哈尔滨一家实体店打出接受比特币支付的招牌,消费者只需打开手机中的比特币钱包,输入商品的人民币价格,就会按当时“汇率”转换成比特币,消费者和店主的手机互相刷一下二维码,就可以实现支付。该店吸引了不少比特币爱好者关注,但至今还没有实现成交。
是否买点比特币等待升值?2013年6月,德国财政部将比特币认定为“记账单位”,,但在亚洲,比特币没有得到中国与韩国的承认,中国央行发布通知称比特币不是货 币,只是一种虚拟商品。不过据说李嘉诚2013年除了在内地大量抛售房产外,还在布局了美国一家比特币支付公司BitPay。这意味着什么?大家自行YY。
无论比特币的结局会变成什么,但比特币作为互联网金融的衍生品,从侧面说明了互联网金融给现实社会的经济与生活带来的无限可能。
趋势五:私人定制,互联网社区金融分析更亲民
互联网金融的一大特色是“亲民”——将具有“皇家贵族血统”的金融拉下神坛,它构建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人人都能够理解的金融圈。
很典型的是,余额宝,近乎是一款傻瓜理财产品,全国从大学生到资深投资者,从村妇到国家领导人,都能理解,并为之跃跃欲试;而“皇家“银行,总爱把他们的理财产品讲到你头晕为止。金融是喜欢把一个事情从简单变复杂,而互联网更习惯把一些事情从复杂变简单。
传统的金融评价都是由“骑着高头大马,住在深宫”中的分析师和学者们去完成,其写出来的“高大上“,平民只能以45度的角度去仰望;而现行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金融评价将由互联网金融社区中投资者/融资者自己发出。社区的言论甚至比分析报告更能够影响交易。时下很火的 雪球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给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和互动交流服务,,包括提供A股、港股以及美股股价信息查询、 新闻 订阅。雪球的魅力在于,它用快速信息抓取,引导互动评论的模式,创造了一个互联网财经交流社区,而这个社区聚集了足够多、足够强大的投资者,最终这里产生的用户互动内容开始能影响资本市场。
互联网金融社区消除了更多的信息不对称性,提供给每个金融参与者参与讨论的机会,让金融离每个参与者零距离。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互联网金融社区衍生出来。
趋势六:警察故事,国家监管欲擒故纵,将逐步完善
互联网金融甫一出现便以新型金融业态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而BAT三巨头的强势插入更是将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讨论推上了风口浪尖。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金融迎来了前无古人的巨大发展机遇,但同时,这种无监管状态下野蛮发展存在着太多不确定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最主要的风险在于容易沦为非法集资的工具。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很多业务都处于国家监管之外,如担保、资金募集等,这些业务都属于金融服务,但都游离于监管之外,同时,互联网信贷的高额利率也容易变成高利贷的温床。其次,资金诈骗等欺诈行为将出现于线上。同时,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最为担心的问题,一是欺诈风险;二是数据安全。
如果互联网金融平台缺乏监管,尤其是在准入方面缺少必要的措施,那么就会出现大量的以诈骗为目的的“皮包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本身也存在着系统安全漏洞,用户的个人隐私被黑客攻击泄露后会出现群体性资金诈骗案件。
“2014年将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14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对2014年央行工作这样定调。此外,还表示,加强金融风险监测、排查和监管协调也将是2014年工作的重点,央行会联合其他金融机构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政府监管将是大势所趋,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必将是一个在政府监管下的规范的市场。
趋势七:猩球崛起,BAT三马同槽或将演变为群雄割据
百度、阿里、腾讯并不是互联网金融这股大潮中的仅有的三个参与者,但BAT绝对是这股大潮中最引人注目的存在。百度推出百发理财,阿里主打余额宝,腾讯手握微信支付,这三种产品无疑是目前互联网金融浪潮中的最前线的弄潮儿,BAT三马同槽终将花落谁家?三足鼎立谁能笑到最后?
正如前文所述,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不会坐视不管,国家监管势必会到来。同时,传统的金融机构还在观望,扎根于传统金融几十年的传统金融机构不会放弃这块蛋糕,BAT三驾马车在传统金融机构的眼中也许仅仅是扮演了一个探路者的角色。所以,当时机成熟的时候,传统金融机构会强势插入,成为BAT最强大的竞争者,由此,BAT三马同槽的局面将会随之演绎成春秋战国般的群雄割据!
趋势八、云图,大数据,数读人心,信取天下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客户的冲击,其次是生活方式的冲击,第三是大数据,大网络的优势。
传统金融业在这场战争中最大的弊病在于机构臃肿、涉及各方利益,而且在大数据的深度分析挖掘上远远不如互联网公司。而阿里巴巴的核心竞争力则在于强大的用户信用控制体系,阿里巴巴通过对大量用户长期交易的数据整理挖掘所形成的信用体系是现在国内传统金融业最稀缺的资源,阿里巴巴对于大量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和信用定价远强于传统商业银行,这就导致了阿里巴巴在这方面对于资金的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拥有更高的准确率。
大数据是思维、技术与数据的三足鼎立。它将信用数据化、量化、标准化,促进金融服务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更促进银行信用体系从抵押向信用文化转型,从利润中心向客户中心转型,充分关注个体。互联网金融对于大数据有先天优势,银行只有充分利用大数据,才有可能真正金融互联网金融阵营,这对于传统是巨大的挑战。
趋势九、以人为本,回归本源
《古兰经》云:凡培养性灵者必定成功,凡戕害性灵者必定失败。人都是在满足与自我满足。对于互联网金融,我们还是要让金融回归到它的本质,让金融更加贴合用户生活,让金融完全服务于用户。不管谁主导金融行业,这些才是真正值得努力的方向。
对于资金来说,互联网金融和现有的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业都只是金融业的一种融通渠道而已。所谓的互联网金融不过是将现有的金融业去中介化,我们将面对的不再是银行柜员,而是一个个被设定好的程序,所有隐藏在幕后的金融数据与网络依然是资金的来与去,互联网只是让这些数据网络隐藏地更深、让金融服务的用户体验更好的一种手段。
互联网金融最本质的优势在于良好的用户体验,便捷的信息和支付渠道,以及平台积累的数据优势。以点名时间为代表的P2P众筹网站则创造了新的众筹融资渠道,为许多小团队甚至个人创造了获得创新资本的可能;以阿里巴巴的小微贷业务为代表的小额信贷服务更是信贷领域异军突起的新星,为平台商户提供了快速便捷的资金服务。
趋势十、诺亚方舟,互联网金融下一步:进入产品生产端
创造性的毁灭(creative devastation)”这个词,用在当今中国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之中是合适的。从目前的表现看,互联网金融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渠道的阶段,有小部分企业已经在逐步尝试向产品生产端扩展,进入下一个阶段。
传统金融业不满足于仅仅生产金融产品,也在探索走向金融前端,建立自有渠道,获得海量客户和数据。如民生银行关联股东发起成立的民生电商,招行涉水P2P业务,民生的网上直销银行,以及之前的手机微信银行等。传统金融业开始意识到数据和客户的重要性,开始争夺以往看起来不入眼的小额、零散客户,一方面说明掌握渠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也提供了互联网金融走向产品端的合理性。
未来金融会是渠道和产品打通。与以往金融业内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之间的混业不同(表现为产品的混业),互联网金融的混业是产品和渠道之间的混业,是产业链上游和中游之间的结合。其扩展的趋势是下游到上游,也就是C2B,更能满足用户需求体验。在获得一定的风险管控能力之后,互联网金融的全渠道性将成为历史,产品则成为全新的现在,而这一天的到来则是对传统金融也的致命性打击。
作者微信号:liudongming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