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正在成为热词。
引发热度的入局者有二:中国移动和银联。
3月初,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对于入股行动,中国移动董事长兼总裁王建宙明确表示,是为了让中国移动加快发展手机支付业务,并以手机为载体推动B2C、C2C等电子商务的发展。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手机支付逐渐成为新兴的电子支付服务形式。相对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传统电子支付,手机支付具有移动性、及时性、个性化、便利性等特点,它直接将银行柜台、商家的收纳平台等资金处理系统推送到用户面前,借助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与各种对象完成交易。手机支付,赫然揭开了移动金融服务时代的序幕。
中国移动只是争食手机支付市场的代表之一。去年启动的3G移动通信是手机支付发展的助燃剂,银行、移动运营商、第三方在线支付厂商都不约而同地借3G契机抢占手机支付市场。现在,中国移动的行动直接将手机支付市场的“暗战”升级为“明争”。
明争的表现之一是,在中国移动宣布入股浦发银行之际,银联也于近日声称,由中国银联联合有关方面研发的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目前已进入大规模试点阶段,试点区域已扩展至上海、山东、宁波、湖南、四川、深圳等六省市,2010年试点地区还将进一步扩大。
在银行、移动运营商谋划手机支付的同时,第三方在线支付厂商也没闲着,快钱、支付宝以及财付通近期纷纷高调宣布进军手机支付市场。
三足鼎立格局的出现,与手机支付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关。随着3G移动通信应用在2010年逐步扩大,日趋成熟的手机支付将进一步推动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迈向万亿。
“毫无疑问,把电子支付服务转移到手机上来,可以更快地响应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支付效率、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在宣布进军手机支付市场时,快钱CEO关国光如此表示。
关国光说,包括手机支付在内的电子支付其实都是一种电子契约,货 币转向电子契约的过程即资金处理系统前置到用户身边的过程。手机作为个人随身携带的无线IT产品,是这个契约承载的最合适载体,现代社会需要应用IT技术来提升金融服务产业。未来,当纸质货 币全部进化到电子契约形式,资金处理效率会进一步提高。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中国手机用户达到6.8834亿,庞大的用户群奠定了手机支付的用户基础。而方便快捷的电子支付方式,也让用户逐渐习惯了银行卡、网上银行、电子钱包等电子支付手段。国家政策方面亦有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大力推广银行卡等电子支付工具,推动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工具的发展”。
显然,从用户需求到技术及政策支持,移动金融服务的发展条件已基本成熟。对此,关国光表达了更乐观的预期:“金融前置化的终极是手机支付将在未来超越网上支付。” [来源:中国移动开发者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