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讯:
去年做手机,今年做盒子。互联网总喜欢开年度主题Party。
这几天,盒子圈风头最劲的,莫过于阿里盒子。真容未露,合作方华数传媒的股价却早已一飞冲天了。
不过,我收到的发布会邀请函中,阿里巴巴集团却刻意隐去了“盒子”两字,将其定位为一场携手众多品牌的“智能生活联盟战略发布会”。
的确,作为以最快最低成本介入智能客厅的一种途径,这些售价几百元的盒子们倒真算得上生逢其时。毕竟,液晶电视是大件不能说丢就丢,加个互联网电视机顶盒,过渡几年也不错。比起换台互联网电视机,成本更低,更新换代更快。
只不过,当小米盒子、乐视盒子、PPBOX、RATV、TP-LINK盒子、彩虹BOX、阿里盒子……各式盒子如雨后春笋扎堆上市时,光是区分这些盒子的用途,不少消费者就先晕了。
盒子真的好用吗?
盒子的制造商们,他们急不可耐地进场,又在赌什么未来?
甩掉有线电视,没那么容易
开启盒子,躺在沙发上,就能在电视机大屏上看搜狐视频独播的美剧《纸牌屋》,感觉一定很过瘾……这是我对于互联网机顶盒的想象。
还有一个想法是,有了这般神器,我可以省去目前每月60元的数字电视服务套餐费用。
止于想象。
两个月前,我终于入手了一个小米盒子。打开后,问题来了。首先,我发现里头根本找不到中央台和各地卫视。
其次,虽然桌面上出现了搜狐视频,却点不开,据说是因为没有得到授权。
然后,我上网查了各种攻略,原来还要下各种软件,自行越狱。
再然后,我终于可以点开各种视频了,但是发现我家的网速不行,看上两分钟就开始缓冲,想要看着不卡,还得去电信营业厅升级宽带。
对一个本来就没有多少时间看电视的懒人来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两个月过去了,盒子和我家的电视机得到了同样的待遇,蒙上了一层灰。
也只有真正体验之后,你才会发现,只要头顶监管紧箍咒,什么“盒子可能会对数字电视企业造成致命冲击”之类的观点,都还只是可能。
再说了,有了当年IPTV的教训后,监管部门也不会再犯傻,而是牢牢管控住互联网电视的各个环节。只不过,通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硬件制造商,都从未放弃“拱”的努力而已。
监管紧箍咒,盒子不能“想看就看”
一个手掌大小的盒子,拥有类似智能手机的软硬件,一头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上宽带网,另一头用高清数据线与电视机相连,你就可以开始玩转屏幕。
在很多人眼中,小米是国内互联网机顶盒的始作俑者。其实不然,盛大才是国内盒子的先行探路者。只不过,成了先烈。
2005年10月,盛大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通信展上就正式发布“盛大盒子”,拉开了盛大向互联网家庭娱乐转型的战略计划,耗资近十亿美元。
然而,半年之后,广电总局即发文《广电总局关于叫停IPTV的通知》,点名盛大盒子存在牌照和版权违规。此后7年间,因为政策监管红线,再无正规厂商敢去触碰这只潘多拉的魔盒。
直到去年11月,小米盒子的出现。雷军一再强调的米联功能,让很多人觉得眼前一亮。通过多屏转换技术,可以将小米手机、iPhone、iPad和电脑上的图片、视频,以及搜狐视频、PPTV等应用的内容无线投射到电视上。还可以直接通过小米手机遥控,操作起来更加便利。
但仅高调现身一周之后,小米盒子即被叫停。根据国家广电总局2011年发布的《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终端产品包括OTT机顶盒及一体机(即互联网电视),只能连接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的集成平台,不能与其他互联网企业数据库连接;而内容服务商只能接入集成平台,不能与公开网络连接。
这意味着,要获得“免死金牌”,小米只能通过与获得牌照的七家集成平台商进行合作。这七家企业为: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百视通、华数、湖南广电、南方传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也就是说,互联网机顶盒上,允许播放的内容实际上只有两种,一是牌照方提供的内容,二是机顶盒厂家自己有版权的内容。
今年3月,小米联姻CNTV复活。
只是,如同我拿到手的那只小米盒子一样,它付出了代价。
抢占第四屏,关于盒子的阳谋
不过,这并不妨碍IT企业、视频 服务公司甚至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商集团,或是主打视频娱乐、或是主打游戏应用,以自己所长,来重新“定义”盒子,争夺互联网电视屏的入口。
目标,则是那些坐在传统电视机前、还未曾入了他们虎口的“奶酪”们。
比如,乐视盒子主打影视视频,强调以内容取胜,硬件免费服务收费;作为鼠标、键盘等外接电子设备商,雷柏的RATV主打游戏娱乐;而路由器厂家TP-LINK推出的TPmini大眼睛,除了具有网络视频多屏共享之外,还完全可以作为无线路由器来使用。
当然,还有一股势力不容小觑,那些驻扎在深圳华强北的厂商们,复制能力快得让你反应不及。在某些网购平台上,那些个售价两三百元隐秘流行的盒子,月销量甚至高达几万台,甚至一度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
而至于即将露脸的阿里盒子,则有可能出现另一种可能,既不通过硬件赚钱,也不通过资源收费,而是通过用户在观看过程中的服务,去赚取中间利润。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以在电视中使用到阿里在PC端成熟度非常高的“淘宝”和“支付宝”服务,解决电视购物买到假货、山寨货,以及无法退货等问题,还是值得期待的。
的确,对于财大气粗的“阿里系”来说,搞个盒子完全不是问题,但是盒子推出之后,要怎么引导家庭用户去接受、去使用,培养专属的用户群,就需要更长远的打算。
对于所有盒子厂商们来说,还有一个问题是需要共同面对的,对于看电视大军中占据绝对主力的中老年人来说,盒子的接入安装需要自己动手,就已存在不小难度,更不用说再去安装个第三方应用软件了。另外,4M以上的宽带,也是正常收看视频所必须的。
毕竟,基于安卓平台做个盒子,预装些应用,基本没有技术门槛。从PC到无线,再到更多的设备,最终都只是一个引入用户的硬件端口。
未来“盒战”的制胜点,是体验而不是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