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在想些什么:解读谷歌做事逻辑 | 趋势网
趋势网
趋势网 > 文章 > 正文
互联网巨头在想些什么:解读谷歌做事逻辑 转摘 2013-07-11 10:19:27 云轻叹
江苏无锡一学院持刀伤人案 被丈夫举报出 轨学生女教师二提离婚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捅人事件 已确认超40只宠物狗疑似中毒死亡 珠海驾车撞人案嫌疑人被批捕 
原来你买的都有隐藏券!快查淘宝天猫内部优惠券

趋势网(微博)讯:

,Google,Apple,并购重组,投资人,Microsoft,Faceboo,互联网巨头在想些什么:解读谷歌做事逻辑

谷歌三巨头谢尔盖·布林、埃里克·施密特和拉里·佩奇

“谷歌想要干什么?”

科技界观察人士最喜爱的消遣,就是讨论“谷歌为什么这样做”。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为谷歌从不按照商界规则和逻辑行事。

它放过了许多显而易见的机遇,却大举投资“黑洞”项目,并洋洋得意地宣布关停产品:在许多人眼中,这种事情让人尴尬不已。

谷歌的所作所为让客户和合作伙伴头疼不已,更让股票分析师茫然无措,因为他们需要告诉投资者是否应该买进谷歌股票。每当谷歌的季度业绩略显平庸时,这一话题就会甚嚣尘上。

不过,试图为一家公司的所有行为找出逻辑依据,本身就是错误的。有时候,经理人的某些行为可能出于恐惧,可能出于傲慢,甚至纯粹只是“脑残”了。为他们的决策强加逻辑内涵,就像古代的巫师在面对火山爆发时,非要通过龟壳上的裂纹进行阐释一样毫无意义。

但对谷歌而言,它的做法绝非恣意妄为,即使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这样的诡异交易也有充分理由。谷歌遵循一套与大多数公司迥然不同的行动纲领。苹果的口号是“不同凡想”,但在许多方面,谷歌才是这句口号的真正践行者。它不仅仅是标新立异,而是公司理念的另辟蹊径。

谷歌的理念独一无二,包含三大要素:企业文化,公司治理,以及人际策略。先从文化谈起。

谷歌文化:实验检验+快速迭代

大多数公司的战略思维围绕业务模式展开。例如:传统制造商以大项目为核心,会进行大量前期准备,并花费很长时间去落实。如果你要生产一辆轿车、一架飞机或一部智能手机,那么你需要提前规划功能,推动硬件和软件设计同时完工,并安排生产和分销流程,一切就绪后才能投入生产。制造复杂实体商品的公司通常把产品生命周期定在12至24个月,甚至更长。

在整个20世纪,这种漫长的规划周期是大公司的必修课。它经过言传身授和商科教育,成为商界固有观念之一,甚至成为大多数人的思维的一部分。

但是,对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而言,发展模式完全不同。互联网和软件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你无法精确规划产品,只能每天接收用户反馈并持续改进。进化速度越快,灵活度越高,你的产品就会越成功。

这种快速演进模式,以及与之配合的“敏捷设计”,已经融入互联网公司的血脉与灵魂。他们不会制定详尽的长远规划,而是快速响应、快速行动。

这是商业的巨大变革。过去,行动敏捷的公司往往规模很小。企业越庞大,就会愈发看重规划和长远战略。而谷歌是第一家重视快速反应甚于详细规划的科技巨头。

与之相对应的,是谷歌管理层的文化背景。

大多数公司聘请的经理人拥有商科或财务背景,曾在传统大企业历练,学会了一整套轻车熟路又能取悦投资人的言谈举止和价值取向。谷歌则完全由一大批工科博士掌控,他们喜欢探讨技术而非商业话题,反感空洞套话,也讨厌现代财务与营销体系的干 扰杂音。

大多数记者和分析师不理解工程思维与传统商业思维的根本区别。工程思维的一大关键要素是“科学方法”的运用:鼓励各种想法的优胜劣汰,通过可控实验检验想法,并依照实验数据做出决策。

从言谈举止和字里行间,谷歌不经意表达了对于“科学方法”的看重:谷歌管理层多次公开表示,“如果无法测算,就无法改进”。这句话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的爱尔兰物理学家开尔文男爵,也是对网页设计领域经典表述“如果能够测算,就可以改进”的微妙升华。原文的意思是,网页设计师应该测算一切能够测算的元素;而谷歌想要表达的是,除非经过测算,否则你的产品毫无意义。

对于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而言,谷歌“万事皆需测算”的方法 论可谓大逆不道。在苹果公司,伟大的产品设计是一件艺术品,最重要的改变源自直觉,而非事先的精密计算。

但是,工程师们天生不按照直觉行事。当然,你可以拥有直觉,但你需要把它当作一种可能方案,并进行测试。最终决策将以测试结果为基础。

工程师主导的大型科技公司并非只有谷歌一家,巅峰期的惠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惜的是,惠普等公司被长远规划束缚了手脚。谷歌的与众不同在于,它把工程师对于科学方法的热爱,与互联网的快速迭代开发融为一体。这两种气质合二为一,让谷歌常常像一个短期科技实验的聚合体。

再谈谈谷歌公开关闭产品这件事。

对大多数公司而言,关闭产品是一件羞于外人知的事情,因为这会让用户感到失望,也会损害自身形象。因此,许多企业遮遮掩掩,要么称之为“资源重新分配”,要么称之为“聚焦新产品”,或是抛出其他自欺欺人的言论。

谷歌的做法完全相反。每年,它都会找几个时间点,向全世界宣布将关闭某几款尚有数百万用户的产品和服务。它不仅不以为耻,反而会显得喜形于色,仿佛关闭RSS阅读器Google Reader是一项值得骄傲的“伟大成就”。

对谷歌而言,这或许确实是“伟大成就”。从科学方法的角度看来,谷歌的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实验,需要经受阶段性检验。实验结束后,要么继续跟进,要么宣布终止并把重点放在其他项目上。科学家不会感情用事;这就是系统运转的方式,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为了利益的最大化。

谷歌宣布实验终止,并不是承认失败,而是骄傲地展示自己遵循的科学原则。谷歌管理层则会将关闭产品视作公司精力集中、有序行事的证据。

谷歌管理:佩奇+布林

谷歌第二个不同寻常的方面在于所有权结构。

请不要忘记,谷歌并不是一家“真正的”上市公司。当然,谷歌发行股票,也具备上市公司的其他一切特征,但56.7%的投票权被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控制。只要他们仍是好朋友,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对谷歌做任何事,而他们也不可能被解雇。

因此,许多大型上市公司疲于应付季度财报,而谷歌则没有成为业绩的奴隶。正如佩奇2004年所说,“通过投资谷歌,你将对谷歌的团队下长期赌注,尤其是对布林和我”。

“长期”是多长?目前,布林和佩奇都是40岁上下。他们可能还有38年的寿命预期,那就是到2050年。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他们会前往其他公司工作。因此,谷歌的计划至少已排到了2050年。

一些科学家预计,我们将在2050年之前实现超人的人工智能。我并不赞同这一预期,它可能过于乐观。但是,谷歌可能已计划了几乎一切。

结合前两个独特元素,你可以看到谷歌更有趣的全貌。为了实现季度业绩,许多公司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周期。这意味着这些公司的季度业绩是可预测的,但也意味着他们无法完成其他任务。

谷歌采取了相反做法:制定较短的、不可预测的计划周期,以追求更长期的目标。谷歌在不屈不挠地追求长期目标,但该公司的短期行为看起来非常随意。

在这一过程中,谷歌不断优胜劣汰。换句话说,谷歌的疯狂是有迹可循的,但他们不会告诉你具体方法是什么。

谷歌政策:代理人施密特

谷歌的第一任CEO是佩奇。但投资者说服佩奇和布林,他们需要一名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他们不情愿地同意了,并认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是最合适人选。但乔布斯已有自己的工作,最终他们找到了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2000年的一段视频反映了佩奇当时的想法,这是在施密特加入谷歌的前一年。佩奇被记者问到,在27岁就成为一名CEO会有何挑战,他的回答是:“毫无疑问,我缺少经验,这是一个问题。但我也有一些优势作为弥补,例如了解科技发展方向,对未来有着清楚的认识,真正理解当前所处的行业,以及谷歌在做什么。”

佩奇承认,他需要接受管理培训,但他也有自己的做事方式,自称“梦想家”。可以肯定,在27岁就将自己称作“梦想家”的人不缺乏自信。

很快,施密特来到了谷歌。在随后10年中,佩奇向他学习管理经验。不过,即使在施密特时代,佩奇和布林仍控制着公司。只要愿意,他们随时都可以赶走施密特。

在施密特执掌谷歌的初期,他和佩奇共同前往斯坦福大学演讲。这一演讲有视频记录,其中一部分表明,施密特和佩奇当时的互动并不顺畅。

两人之中,施密特更善于表达。演讲时,施密特总是先说一段,佩奇随后进行评论。对于佩奇所说的内容,施密特也会提出不同见解。在这段视频中,施密特和佩奇就像是一对已婚夫妇,双方相互欣赏,但也存在摩擦。

无论佩奇多么欣赏施密特的能力,无论两人的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果,对佩奇而言,在长达10年内与施密特保持这样的关系并不容易。

2011年,佩奇重新成为谷歌CEO,而施密特则转任执行董事长。佩奇随后快速行动,对公司进行重组,加速关闭一些项目。他引入了“科学方法”,也加强了自己的权威。

随后,佩奇决定以超过120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这是佩奇作为CEO的第一笔重大交易,使他如虎添翼,并给谷歌打上不同标签。

佩奇的个性在这笔交易中扮演了一定角色,不过,这并不是谷歌的唯一动机。

谷歌为何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2011年,谷歌面临的状况是:它仍掌握着庞大的经济资源,但已不再是行业中充满活力的新生儿。Facebook取代了谷歌的位置。当时Facebook正在飞速发展,但它并不是谷歌的朋友。对于未能及早发现威胁,应对Facebook冲击的问题,谷歌进行了自我检讨。佩奇不希望再犯这样的错误。

与社交网络类似,移动业务也是谷歌一个重要增长领域。在这一方面,谷歌的最大威胁是苹果公司。后者非常出色地将硬件和软件整合在一起,打造了许多优秀产品。许多人认为,在移动领域,苹果公司将永远力压谷歌。

然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给谷歌带来了机遇。谷歌的想法可能是:

- 如果人们对苹果公司系统设计能力的看法是正确的,那么我们需要更积极地发展移动设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将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 即使我们最终不需要摩托罗拉移动的硬件业务,也可以从管理这家公司的过程中学到很多。这些技能和经验将帮助我们管理其他硬件业务。

- 我们未来会在专利上花很多钱,为何不一次性买断?我们可能需要进行资产减记,但没有人会关心每年业绩。Facebook此前在社交网络领域领先于我们。相对于重蹈覆辙,一年的业绩不佳不算什么。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不仅是为了专利或销售硬件赚钱,更是为了避免移动设备厂商再次给谷歌出其不意的一击,尤其是苹果公司。谷歌是一家目标长远、不断试错的公司,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只不过是一次规模稍大的试验。

这笔交易是否物有所值?目前尚难以下定论。但是,佩奇可能并不关心这个问题。只要谷歌能从中学到东西,交易就达到了目的。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投资者应该预料到,谷歌会展开更多疯狂收购,并关闭更多产品。这已经融入了谷歌的血脉。但是,谷歌不同寻常的文化和管理架构给它带来了一些意料之中的弱点。这可能给竞争对手创造机会,谷歌当然要努力防御,而投资者自然不能忽视这些问题。

弱点一:飘忽不定的愿景

当谷歌有明确规划时,它的迭代开发模式对于追求长期目标非常有效。该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就是很好的例子:通过不厌其烦的测试和调整,他们已经取得了超乎想象的进步。

但是,当最初的目标随着市场变化而调整时,谷歌的效率就会低很多。由于天生反应迅速,谷歌的很多项目发布之初都极其重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重要性会逐渐降低。市场变迁、重点转变、竞争对手的重要性降低,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项目就有可能面临取消。因此,谷歌的开发团队会经常变换目标,追逐最新趋势,以便获取收入,继续生存下去。

但这却是一条通向地狱的道路。一旦改变目标,当无法被市场接受时,项目团队将很难诊断出真正的病因。是选错了目标还是执行不到位?多数情况下都无法判断。这就像一个实验同时存在多个独立变量,能否阐释最终结果就只能靠运气了。

谷歌云办公服务Google Docs就是绝佳例子。该服务最初是为了打击微软Office。但随着微软的地位逐渐削弱,这款产品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理由。它被并入了谷歌云计算服务Google Drive,目标也变成了与刚刚兴起的云存储服务Dropbox竞争。

而现在,Google Drive和Docs面临两个最新挑战:苹果公司已经将iWork打造成了跨平台网络应用,而Flickr也加入了免费云存储大战,提供高达1TB的容量。Drive团队应该应对哪个威胁?我不知道,但他们一直飘忽不定,很可能无法对抗任何一个对手。

弱点二:糟糕的对外沟通

科学家通常都不擅长公关。公关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对科学家来说,这无异于撒谎和篡改事实。科学家希望以合理逻辑取信他人,不应考虑情感因素。

谷歌很不擅长预测人们对它的项目作何反应。谷歌在采取各种行动时,总是努力解释背后的逻辑,而一旦人们不理解它的逻辑,谷歌就会感到意外,甚至受到伤害。

谷歌自视为一家很有操守的公司,一直追逐人性的美德。他们认为,在感到迷惑时,人们会遵循“无罪推定”原则,理解行为背后的良好动机。

但谷歌管理层并不明白,如果一家公司腰缠万贯,创始人拥有私人飞机,那么这家公司自然而然地成为嫉妒和怀疑的对象。或者,他们很清楚这一点,但却不愿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谷歌的数字图书馆项目凸显了它在公关领域的问题。谷歌希望让公众接触到更多的绝版书籍,这是一个高尚的目标。但谷歌却处理得十分糟糕,它的傲慢甚至迫使作者与出版商结成了联盟,整个项目一片混乱。

第二个例子则是收购摩托罗拉移动遭遇的挫折。对于Android阵营厂商而言,这笔交易无疑会带来很大冲击。交易完成前,手机厂商和运营商都将谷歌视作一个和蔼的巨人、可信的伙伴。但交易完成后,谷歌的恶名已经与微软无异。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苹果公司的威胁有所减弱,所以摩托罗拉移动或许已经不再重要。谷歌面临的新挑战在于,日益活跃的三星在Android阵营中控制着过多的份额,而受到亚马逊的启发,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谷歌手中抢夺Android的控制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反而加大了三星等企业采用其他系统的可能。

即使是不经意的公开评论也会给谷歌带来麻烦。在2013年的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CEO佩奇回答有关甲骨文的问题时说:“我们跟甲骨文关系紧张……对他们来说,钱比任何合作都更加重要。”

这番表态有很多问题。首先,如果想跟甲骨文合作,一味批评他们的贪婪是无济于事的。其次,上市公司本来就应该重视赚钱,而不是合作。这正是他们的股东所期望的,也是谷歌与传统公司治理模式脱节的最好例证。第三,佩奇的话给某些人留下了伪善的印象。

科技博客GigaOM的奥姆•马利克(Om Malik)说:“我觉得拉里(及其他科技行业领导者)应该言行一致。”而美国电子杂志Slate撰文称:“佩奇批评微软把谷歌当敌人,批评甲骨文唯利是图,然后又埋怨所有人都不好。真见鬼,要不是这些公司挡道,谷歌大概已经解决了全球的饥荒问题。好吧,挡道的还有法律、官员和记者。”

约翰•克鲁伯(John Cruber)说:“谷歌是一家极具竞争力的公司,他们进军已经存在的市场,然后打压对手。这没什么错,资本主义就是这么运作的,谷歌的成功很令人钦佩。但谷歌对其他公司开炮确实很傻。他们什么都想要,野心大得没边。”

克鲁伯的评论表明,当糟糕的公关与飘忽不定的产品目标结合到一起时,谷歌便会陷入麻烦。谷歌并不认为它在猎食科技创业公司,在它看来,当内部项目开始迭代时,不可避免地要瞄准成功的创业公司,因为这符合逻辑,该公司的经营方式自然会催生这种行为。

佩奇称,他都是为了合作。然而,他手下的产品团队却在猎食最新最热门的创业公司。这让谷歌说起话来像慈善家,但办起事来却像一群饿狼。难怪他会被人贴上伪善的标签。

由于谷歌的对外沟通出现了种种失误,而且总是言行不一,所以每当该公司应对重要的政治或公关问题时,总是会碰到严峻挑战。谷歌的竞争对手更擅长迎合公众意见,而这些意见经常左右政治决策。谷歌与欧盟的斗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弱点三:产品管理的科学与艺术

谷歌的优势在于“科学方法”,它可以迅速改善性能,提升可靠性,但这样的流程几乎不可能催生那些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创意。

因此,谷歌在用户体验、创造新产品类别和满足用户潜在需求方面总是表现不佳。这些事依赖直觉,在落实前很难证明是对是错。即使谷歌内部有人拥有非凡的品味和远见,也很难付诸实施,因为他们的理念经不起严谨的科学论证。结果是,在与富有远见的公司竞争时,谷歌便会处于劣势。

谷歌与苹果公司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例子。如果苹果公司的战略部署得当,便可以比谷歌更快推出新产品,并赋予更好品味、更多用途。只要苹果公司不断进取,谷歌就要被迫追随它。这是乔布斯时代的常态;在后乔布斯时代,苹果公司创新力萎缩,开始渐渐无法引领潮流,但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不过,谷歌也有闪光时刻,那就是联合创始人布林负责的众多Google X项目。但现在还无法判断,谷歌能否利用这些项目的些许直觉元素,开辟新的产品类别。

原因是,苹果公司的iPod不只是一个好创意,还需要辅以一系列聪明的决策,包括产品设计、软件、商店和生态系统,将其结合起来,便催生了一套伟大的音乐管理系统。谷歌能否制定出一系列伟大而协调的决策,增强谷歌眼镜的吸引力?谷歌眼镜是否仅仅充当极客玩具?

现在还无法回答。谷歌还面临着很大风险:它的各种高端研发工作最终都会被其他公司利用,并开发出穿戴式计算设备。

谷歌应该努力改变吗?

每一家成功公司都有弱点。促使他们成功的种种优势,总是会伴生相应的盲点和缺陷。谷歌的优势是总能很好地适应搜索广告这一核心业务,而投资者的问题是:谷歌搜索广告是否会达到增长极限?何时达到?

届时,谷歌需要通过其他利润来源来维持业绩和股价。谷歌能否找到其他适合这种理性文化的业务?或者,它能否调整企业文化,适应其他市场?

目前为止,前景不容乐观。谷歌很擅长免费提供技术,Android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却很难从中获取太多利益。谷歌的产品试验经历过很多失败,也催生过一些热门服务,但利润方面却没有多大建树。事实上,有些分析师甚至认为有两个谷歌:一个是贡献所有利润的搜索引擎,一个是大把花钱的其他业务。

很多人都认为谷歌应该改变文化,以便在其他市场获得成功。但在现实中,企业文化变革通常会遭遇惨败,最终不仅破坏了赖以生存的利润来源,而且无法成功转型为新的文化。

从这方面来看,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蕴含巨大风险,因为这笔交易给谷歌带来的大量员工,都是被一种截然不同、功能紊乱的文化熏陶出来的。

现在,谷歌搜索业务表现很好,恐怕不会对既有模式展开大幅调整。企业通常只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调整。在此之前,谷歌有可能会延续“科学方法”管理风格,而竞争对手则会继续通过远见、公关和产品管理与之对抗。

对谷歌的投资者而言,当前形势与上市之初完全相同:你下了一份超长期的赌注,押宝佩奇和布林,以及他们的科学管理模式。在当今的科技行业,谷歌古怪精灵、与众不同,但如果透过工程师的视角来看待,它却有着合理的内在逻辑。

更多  限时  视频 
正在看美女  









某宝是什么,为什么叫某宝?对!我就是那个某宝
更多  限时  视频 
全页海量资源!周妍希 易阳 珞可可 沈梦瑶 穆菲菲 夏茉
资讯    头条  人物   盘点  爆料  花边    囧图  段子  福利
热图    性感佳丽爱菲木有遮写真
奇闻    江苏无锡一学院持刀伤人案 被丈夫举报出 轨学生女教师二提离婚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捅人事件 已确认超40只宠物狗疑似中毒死亡 珠海驾车撞人案嫌疑人被批捕 江苏无锡一学院持刀伤人案 被丈夫举报出 轨学生女教师二提离婚 
专题    优衣库  iPhone8  苹果X
标签    互联网+  智能物联  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
感谢各大网址导航推荐本站
360导航
UC导航
Opera导航
毒霸网址
无限趋势·趋势网:关注互联网热点
www.mtrend.cn
@趋势网
趋势网
京ICP备0907121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