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讯:
正如许多媒体说的那样,微信正在掀起一场轻量级app革命。腾讯历史上也出过不少以成功开头失败结尾的产品,微信是腾讯被寄予厚望的一款产品。本文标题虽然是我不看好微信平台,其实恰恰相反,我是非常看好微信平台。但我认为一个好产品需要经得起逆向思维推敲。
第一个从郑州夜骑开封的女生发声 蒂芙尼成都太古里店被砸 马斯克每天抽1名选民送100万美元 撞上劳斯莱斯的货车只有100万保险 考研报名禁止使用海马体照片
应用超市只是换个壳的浏览器?
微信自从推出大帐号之后就想包揽自媒体和light app。自媒体不必说,经历了一场轮番信息轰炸之后,热度开始逐渐下降,而light app似乎是未来的发力点。用过的人都清楚,要想使用light app,先在通讯录中找到大帐号,再发送多媒体消息,最后是在网页上完成操作。那么请问,微信与浏览器和手机内的应用差异在哪里?微信打造的封闭O2O生态链,可以更加方便地支付,但难道我们在浏览器上不能用支付宝快捷又方便地支付吗?微信所谓的light app是基于HTML5打造的,跟我们在手机浏览器上做这些事完全一样,只是省了登陆这一个步骤,却又不能像搜索引擎那样搜索(只能检索)。平台的概念虽然很好,但是微信的light app根本没有找到app和web之间的平衡。我认为light app应该既可以像web那样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需求,又能像app那样简单明了,因此light app与app和web之间还是有界限,如果把握不好这个界限,对用户来说根本毫无意义。
对于一款app,用户不在乎你是html5还是java,用户最需要的是统一化的体验,其次再是更多功能,iOS便是一个例子。而我看到的微信大帐号几乎还是各自为政,引导用户浏览自己设计的网页。如果light app只是网页而已,那彻底理解错了。light app应该拥有统一的风格,所有按钮都应该显而易见,比如B2C类light app,厂商只能通过API接入购买按钮,评价详情,商品详情,但不能改变布局。微信需要做的是把握用户的基本行为,购买行为和查看查看商品详情以及评论的行为,让用户能简单明了地去执行这些行为,从而只要学会一款app就能顺畅地使用所有app。但对于目前各自为政的状况,不做出限制的话,应用市场能走多远?用户需要的根本不是一个浏览器。
没有自建搜索引擎如何保护用户隐私?
微信中的通讯录相当于一张庞大的关系图谱,这张关系图谱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建议。比如搜索附近的餐厅,有家餐厅被标记有三个好友去过,我想此时很多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的用户肯定会优先选好友去过的餐厅。曾经风靡一时的LBS应用,它们虽然提供了众多商家可供选择,但传统LBS应用很难获取用户的关系谱,因此没法给用户提供建议。微信的拥有这张关系图谱不可能不利用起来,问题是微信没有自建搜索引擎,如果要利用用户的关系图谱给出搜索建议,那就要把用户的通讯录导入到app厂商的服务器里,用户的隐私就会暴露。隐私问题越来越被重视的背景下,微信像微博那样放权限给light app厂商导入用户通讯录无疑是作茧自缚。这样看来微信只有自建搜索引擎才能解决好隐私问题,自建搜索引擎的另一好处是为app厂商节约成本同时提高整体用户体验,很多app厂商并没有实力去建设用关系谱给出个性化搜索建议的搜索引擎,只能粗暴地检索。
但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哪篇报道有提到微信发展自建搜索引擎的计划。
微信凭什么成为手游最好的入口?
自从看到微信出现网游之后让我更加坚定了微信已经不再是一个聊天工具了,而是一个浏览器,不同的是这个浏览器可以帮助你自动登陆和一键扣钱,在微信上玩基于HTML5开发的网页游戏和在手机浏览器上玩有何不同?何况在微信上还老是收到烦人的推送广告,对游戏厂商来说真是一个挣钱的好渠道,但是用户会买帐吗?目前来说,在微信上玩游戏和在浏览器上玩游戏基本一致,除了能自动登陆,微信手游没有给用户带来更多附加价值。
如果说微信真的是手游最好的入口,我能联想到的是iOS上的game center。用户会很乐意看到微信结合game center模式开发网页游戏,微信天生拥有这张强大的关系图谱加上摇一摇功能,在微信上玩网页游戏可以更方便找到朋友匹配对战。它还是跨平台的,无论你是使用iPhone还是android,都可以加入协同战斗。甚至还可以通过微信群向全国玩家共同讨论技巧,连game center都做不到。微信同时还是个消息管道,当你玩某个养成类游戏,一座房子建好了的时候,游戏商可以通过大帐号向用户发送消息,如果用户遇到问题也可以通过大帐号反馈。
最让人担心的是傲慢的苹果会不会同意。除此之外,微信的game center是把双刃剑,它把用户隐私暴露出来了,除非可以设置另一个昵称,并把微信号隐藏起来。
自媒体开始收费怎么办?
最看好微信平台的当属自媒体了,许多自媒体都打出自己的二维码。但是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像鲜果联播、扎客等,虽然能给自媒体带来不菲的流量,却没有给自媒体带来一分钱收入。以前只是猜测微信大账号内容会收费,虽然马总说过微信不会收费,但这和微信内容收费八竿子打不着,恰好在文章完稿的时候看到36氪最新的一篇文章《微信5.0可能带来的改变,从燃烧一切的决心到吞噬一切的实力》中提到微信5.0将会带来公共账号付费订阅。微信移动支付上线之后,付费变得越来越靠谱。自媒体也想付费,越来越同质化竞争的媒体行业,优质文章越来越少。付费能为自媒体输送血液,增强竞争力,促进自媒体产出更高质量的文章,付费是必然趋势。只是我认为36氪的小编写得有点不对,我认为用户关注微信大账号不会收费,因为关注本身没有多大价值,只是如果用户想要获得更优质的推送内容才要收费,这有点像手机早晚报一样。而且收费的文章多是独家采访的文章, 新闻 类还是免费为主。如果像《彭博商业周刊》这样的大账号开始收费推送优质文章,自媒体乐了,腾讯乐了,甚至移动运营商参与分成的话也可以跟着乐。如果内容足够优质,价格足够便宜,随着习惯的培养,用户也会欣然接受。
看似非常乐观,但还是那个老调重弹的问题,苹果会接受吗?微信撬动的不仅仅是苹果iTunes利益,乃是整个iOS生态圈的利益。苹果会高兴才怪,关键是腾讯做好了迎战准备吗?别等到下线的日子,再让用户做出二选一的决定了。
少了QQ,微信靠什么国际化?
微信的最初成功来源三个方面:第一让通信变得廉价,能给用户带来实际的价值;第二改变通信方式;第三打通了手机联系人和QQ联系人的人际关系。前面两点是微信能胜出自家手机QQ的关键原因,但很容易被其他厂商抄袭,至于第三点则是微信胜出其他类似产品的关键。但是第三个方面在国外是行不通的,国外很少有人用QQ。缺少了QQ这层关系,微信很难直接跟Line和what‘s app直接竞争。幸好微信可以链接Facebook账户,并导入好友,但是这肯定不会像QQ的导流效果那么强大。其次与line和what's app那种纯粹的聊天工具相比,微信因为功能太多所以在低端机上运行不够流畅,几轮竞争下来微信肯定会水土不服。
当年QQ没有走向国际化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太冗杂了,在QQ上集成了太多国外用户不需要的东西。国际版QQ和国内版QQ对比还有国际版skype和国内版skype对比都可以看出国内国外用户不同的使用习惯。腾讯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把国内的微信和国际版区别开来,但长远来看不能造就腾讯的国际品牌,所以腾讯走的第二条线路,不区分版本。如果说国内用户比较容易接受微信做app store,国外用户会这么容易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