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讯:
本文作者赵楠,系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山寨发布会成员
这次创业,吴波说,我不接受VC。
上周三晚,在一连串的联系之后,吴波终于给我发来私信,邀我第二天中午一起吃个便饭。
三名男童踢踹残障男孩遭路人呵斥 柯洁因判罚损失2亿韩元奖金 中国完成福岛海水首次独立取样检测 特朗普签行政令解密肯尼迪遇刺 韩方承认规则不合理但坚持
吃饭的地点定在三元桥的凤凰商业街某咖啡馆。这里,离著名的南方报业北京办事处很近,离拉手网也很近,定在这个位置,其实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因为,吴波新创业的办公室在望京,据说那里离他家更近,而拉手,对于现在的吴波,好像仅仅是一个符号。
约定的12点吃饭,我11点半就到了,没想在我之前,吴波已经落座了。这并不是一个一对一的谈话。吴波身旁,还坐一个风致温雅的女助理;我身旁,还坐着另一个男记者,下文,我会把他忽略。
我是在大家菜盘子都端上后,才开始发问的。在我发问之前,旁边那位男记者问了很多,我忍了很久。他具体在问啥,我并不太清楚。
对于吴波,我心里的问题大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美加乐的模式;一部分是,如何回头看团购?
其实心底还存了些疑问,也尝试的问了一下,但被吴波认为八卦过重,给否了。
关于美加乐,吴波说,去年就有关于此模式的思考和尝试,两个合伙人,一个他,一个身在美国加州的朋友。两个人怎么认识的,什么时候认识的,如何敲定的项目……均被归为八卦那一类,没谈。
那么,美加乐的模式?
用几个逗号来分割,就是:线上+线下,价格同价,卖服饰和家居用品,线上是网站+移动APP,线下是直营以及合作的线下店,结款通过网站,线下店员都用iPad,线上买可以选择配送到门,也可以去线下自提,商业模式是线上按照每笔交易来和线下抽成(说俗点就是CPS),所有商品都贴美加乐的牌子,不做代理。
为什么是服饰和家居?家居哪个产品好卖?
服饰和家居都很适合定制化,所谓C2B,此外家居还很适合O2O。后一个问题太细不便回答。
把服饰和家居,两个不相干的品类放在一个屋檐下,合适吗?
在网站上,是两个频道存在;在移动APP上,一个品类单独一个APP。此外,家居不是无限延展,而是开始卖最容易卖的品类,再慢慢渗透。
做直营店会不会太重?线下直营店有几个?主要在哪些地方?
直营店是示范目的,当然不会是主要部分,主要是合作。且“重”还是“轻”,应按效率来看,不应单纯的按成本来看。直营店现在有三个,都在二三线城市,未来大多线下店也会在二三线城市,这样节约成本。
如何防止同一个城市的店与店的品牌内竞争,而不是和其它品牌店去竞争?
一个城市,一家线下店,北京太大可能特殊,会按区有两到三家。
线下找上游拿货怎么拿?
美加乐有自己的买手团队,买手会去找质量好的工厂,然后把指定的料子介绍给线下店来买。美加乐的买手团队在其中不涉足花钱买货,也不会产生额外收益,只为管理上游质量。买手团队4、5个人就够了。
配送成本算谁的?
配送的成本供给消费者选择,用户可以选择额外承担配送费用,也可以选择将成本系统性的放在商品定价里。
这个模式和团购模式的本质区别?
团购有较大的“扫街”人员,这是比较大的成本,此外团购是给用户看得见的折扣,卖的是暴品,是广告;而美加乐不需要扫街,不是卖暴品,而是卖品牌,是O2O电商。
如果凡客开线下店,和美加乐有什么区别?
凡客2010年的时候也考虑过开线下店,但凡客的问题可能是,陈年当年又想做渠道品牌,又想做产品品牌,没想清楚,太矛盾。而美加乐只做产品品牌。你说为什么有线下店,线下店的作用主要为品牌,品牌是需要用户体验和展示的。此外,美加乐更多是和线下合作抽成,不自己买断货,这也还不一样。
谈到上面,关于美加乐的模式问题,基本就没再继续了。不过,有意思的是,吴波告诉我说,这次创业,是他和合伙人两个人出的钱。目前团队几十来人,如果按照50人一个级别,那么就在这个级别以内。
而让我尤为醒目的是,吴波说,这次创业,我们不接受任何VC的投资。
不接受VC?对,我没有听错。
2010年3月,吴波刚创立拉手网,当时在Donews的5G白话沙龙,我第一次见到吴波。由于经过焦点房产网因没钱而卖给搜狐的经历,吴波对钱和资本很看重。那年后一次见面,同样在5G,一个VC期间给他打电话,他赶忙说,好,好,我问技术人员,马上改,马上改。
可现在吴波却拒绝VC。吴波的理由是,1、跟着马云做“小而美”,因为“小而美”,才幸福指数高,不用为规模考虑来考虑去;2、成功的零售都不需要VC,一家店不赚钱,拿VC的钱就能赚钱了?海底捞需要VC么?吴波反问着。
那么,能不能反过头来谈谈拉手,给你带来的经验?或者,美团和拉手的打法到底有什么不同,而造成现在的不同结果?
拉手很好,请不要问我任何关于拉手的问题,拜托、拜托@¥!#¥¥%%……吴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