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讯:
3月6日,三星宣布以104亿日元(约1.1亿美元)收购夏普3%股份。对于夏普和三星而言,这是一笔受益颇丰的交易,但对于此前计划入股的鸿海而言,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困难的选择。
夏普与三星双双受益
三星并不是第一家向夏普提供资金的企业。在本次交易之前,高通曾向夏普投资1.2亿美元,获得约5%的股权,双方还约定今年3月,高通还将向夏普进行第二次注资。更早前,鸿海集团曾与夏普商定过出资购买9.9%的股权,但交易一直未能达成。
同高通的投资类似,三星如此规模的投资并不能解决夏普资金缺乏的问题,但是三星的入股再次向资本市场传递着一个信息:夏普不会破产。这对夏普而言,无疑更为重要。
三星入股后,对于夏普而言,另外一个好处是,它获得了三星这个大客户。这将有利于夏普提升液晶面板工厂的开工率,加快推动这一业务实现盈利。
与此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夏普对于主要客户的依赖,尤其对于苹果的依赖。重要客户的分散将会大大降低夏普的运营风险。
对于三星而言,这笔交易也很划算。据日本媒体报道称,交易完成后,夏普将优先向三星提供龟山(Kameyama)工厂出产的液晶显示屏。此前,夏普主要向三星供应大尺寸面板,合作之后,三星将加强在小尺寸面板供应链的稳定性。
目前夏普龟山工厂将许多显示屏产品都出售给三星的主要竞争对手苹果,而这项交易之后,三星将不必投入大量资金来提高产能,增加了灵活性。三星在小尺寸面板方面主要采用自己生产的AMOLED面板,但相比夏普的IGZO面板仍然落后,并且良品率不高,成本较高。
三星在发给新浪科技的一份公告中表示:“此次投资,是为了保障LCD面板供给的更加稳定,同时从客户多元化的角度上考虑加强与夏普的合作关系。”同时,三星还强调,不会介入夏普运营。
iSuppli半导体首席分析师顾文军指出,这实际上反映供应链已经成为企业之间进行竞争的重要方面。他认为,引入更多股东,有利于夏普分散股东的影响,加强管理层对企业的控制权。
或重创鸿海:郭台铭面临艰难选择
实际上,本次交易对于鸿海的打击可能最大,这很可能让鸿海入股夏普的交易彻底泡汤。2012年3月,夏普与鸿海集团签署协议,后者将以每股550日元(约合6美元)的价格收购夏普9.9%股份。
不过,此后夏普股价受业绩影响一度跌破200日元。鸿海要求调低入股价或增加在夏普中的持股比例,夏普没有接受,双方目前正在进行谈判。据悉,交易能否达成的最后期限是3月26日。
郭台铭一直比较“痛恨”三星,这主要是因为双方有过多次过节。2008年,三星和LG曾联手打压奇美(鸿海子公司)与友达,当时前两者一直在持续采购台企面板,但金融危机到来后即立刻大幅撤单,致使台湾面板业损失惨重。
2010年,欧盟针对三星、LG、奇美、友达四大液晶面板生产商进行反垄断调查,三星作为污点证人举报了四家企业,导致最终郭台铭的奇美被罚3亿欧元。此事,郭台铭相当愤怒,直言三星是“抓耙仔”(闽南语,专打小报告的小人)。
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当初希望通过入股夏普之后,联合台湾的面板厂商对抗三星,但如今夏普反而接受三星的入股,这可能让郭台铭大为光火,并导致交易告吹。不过,对于鸿海而言,如果未来想要打入苹果电视的供应链,补足在高端面板的短板,入股拥有全球最为领先面板技术的夏普,又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选择。
针对此事,鸿海昨天发布三点声明作为回应,其中包括:夏普接受三星投资,鸿海事先已被知会,感谢夏普对双方关系的尊重;夏普为完全独立的上市公司,接受任何公司投资都是正常的商业活动,鸿海无权评论;鸿海与夏普10代面板厂案合作愉快,未来将持续商谈进一步合作。
现在来看,三星通过入股夏普不但瓦解了一个对抗联盟,还将一个异常困难的选择放到了郭台铭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