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讯:
编者按
大公司的大事件,大事件中的大公司。
我们甄选了来自国际和中国的各12大公司。在过去一年甚至数年间,这些来自全球或者中国的公司,在各自行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下承担了重要的使命。它们接受鲜花和赞美,它们遭遇困顿与彷徨,它们思索变革与创新,它们寻觅救赎与复苏。
它们将向何处去?且看它们的2013。
苹果:不再是创新的垄断者
神话、极致、Leader、伟大,在过去,苹果公司似乎包揽了所有对一家公司的赞美之词,但现在情况有些变化。
以追赶者身份出现的三星毫不吝啬地分享着最近自家手机的表现,自称每分钟可售出近500台手机,这不仅打消了外界对于其增速放缓的担忧,也让并肩的“老大哥”苹果有了更大的危机感。
对手漂亮的财务数字暗示苹果不再一家独大。在三星这几日发布的2012年第四季度业绩预报中,其2012年10月到12月预计营收约合528亿美元,营业利润约合8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和66%。这意味着三星将连续第五个季度获得创纪录的盈利。
“看,iPhone 5的销量表现和市场低迷一点关系都没有,Galaxy系列智能手机才是现在的霸主。”也许,这就是此时三星的内心独白。
显然,在乔布斯离世一周年后,苹果的创新能力正在经受着新一轮的考验。至少,它被证明不再是创新的垄断者。
看看苹果地图吧。
苹果在2012年9月21日发布了iPhone 5手机,当时苹果股价正处于峰值。也正是在这一天,苹果地图替代谷歌地图成为iPhone 5默认地图应用成为了媒体主要报道的 新闻 。但是一周之后,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为苹果地图的糟糕表现进行了道歉。
苹果地图的失败真正披露了苹果业务中存在的巨大漏洞。作为一家被认为没有缺点的公司,终于出现了实质性的瑕疵。
苹果地图的问题,也让投资人意识到苹果必须改进其数据和服务业务。投资银行巴克莱银行分析师表示,亚马逊和谷歌在网络服务的洞察力上要强于苹果,苹果必须在这一方向上进行创新。
相比软件问题,被侵蚀的市场份额问题似乎来得更快。当三星等安卓手机以各种价位出现在全球的各个角落时,苹果还在有条不紊地推出自己的产品系列,虽然看上去速度比以前快了些。
“我们要做智能手机的领导者,对市场份额不是特别关心。”就在前几天,苹果全球高级副总裁菲利普·席勒(Philip Schiller)到访中国时表达了这样的一个观点:虽然人们开始使用廉价的智能机取代功能机,但这个不是苹果公司产品发展的方向。换言之,苹果自认为还没有沦落到用低端产品换市场的地步。
好吧,我们姑且认为,苹果在追求完美时的态度一点没变,这或许是它的竞争力之源?
三星:盛世之下的警醒
2012年,来自苹果的轮番专利阻击,还有那场输掉10.5亿美元的官司,并没有成为阻碍三星崛起的绊脚石。
2012年12月7日,三星电子股价上涨1.8%,市值达到了创纪录的2180亿美元,这超过了波兰所有上市企业1660亿美元的市值总和,是爱尔兰所有上市企业1070亿美元市值的两倍多。以当天市值计算,三星电子是全球第十五大公司,也是首家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的韩国公司。
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日元升值韩元贬值等往往被视作是三星崛起并反超日系电子企业的重要因素,但更关键的仍是它高效率垂直整合模式带来的红利。从液晶面板,到CPU,再到存储芯片,它都能自给自足。
三星同时也是最出色的追随者。尽管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存在专利纠纷,但它能做到“复制后,再把你宰掉”。
用如日中天来形容现在的三星并不为过。但在盛世之下,已经习惯了“未雨绸缪”的三星集团董事长李健熙早已在“盛世”中嗅到冬天的杀机。去年7月,他表态说“三星正处于危机,且比预期严重”。为此,三星近日向旗下所有分支发通知:全体员工早上六点半上班,董事长自己则六点上班。
作为一家典型的全球化公司,三星2011年的销售额超1400亿美元,其中80%以上来自海外市场,国际大环境的变动,将让三星深受影响。
对三星而言,更急迫的危机或许来自于自身,手机业务的巨大成功助推三星成为第一大科技公司,但同时埋下了利润点过于集中、业务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隐患。
这令三星在2012年做出全球换帅的决定。三星同时宣布投资1.9亿美元升级其芯片制造产业。
在帕勒咨询董事长罗清启看来,作为电子消费企业,三星需要考虑自己的长远竞争力,毕竟没有战略结构支撑的电子产品业务是脆弱的。他说,这类似于三星正在从“前台拼盘”走向“后台架构搭建”。
而在2013年的三星,仍将不断给自己的业务“做加法”。在2013年的一次员工致辞中,李健熙表示,目前三星集团在产品、技术开发、人才招聘、专利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跨国公司不断增强的竞争压力,因此三星要保持警惕。虽然目前的全球经济低迷,但是市场依旧非常巨大,机遇也无所不在,因此三星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寻找与三星集团未来息息相关的新业务,来维持集团业绩的增长。
Groupon:“超新星”的尴尬落差
曾经硅谷超新星,如今的业绩挣扎者,Groupon的境遇不能不说尴尬。
人们依然记得过去两年间这家公司所遇的狂热追捧。2011年,这家“团购之王”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不过,现实令人叹息。作为团购业的旗帜,2012年Groupon市值暴跌79%,相比2011年IPO时20美元的发行价,如今5.05美元的股价只剩四分之一,投资者们则选择用脚投票纷纷退出。这家公司曾被认为史上增速最快的公司,2010年~2011年其平均增速为惊人的1233%,2012年则仅为45%,而前景也并不怎么看好,甚至有分析师预判其2015年增长可能只有0.6%。
上市前夜,它就遭质疑其商业模式,甚至被指有“庞氏骗局”嫌疑。不少人怀疑这项业务对商户长久提供价值的能力以及其所宣扬的用户黏性是否真能持久。
上市后Groupon的麻烦也没少。去年4月,Groupon修改2011财年四季度报表及全年业绩结果。这份上市后的首期报表被指有实质性缺陷,修正后营收减少,运营支出增加,净利润减少2260万美元。
一系列风波和股价低迷表现后,Groupon的管理层也备受压力。公司多名高层出走,CEO梅森也被人评为去年全美最糟糕的CEO,并被传董事会对其已不够信任可能将其换下。
Groupon的低迷究竟因何?业内有着不同的分析。有观点认为,Groupon的业务并没有任何实质门槛,而Groupon所认为的领先者的增长门槛也未曾真正体现。相关分析师说,Groupon早先的飞速增长来自于很多用户并没听说这种业务出于好奇而尝试,而现在消费者们则对此开始疲劳了。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Groupon的背运很大程度上受国际业务的拖累,才使得其营收和每股收益未及业绩预期。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Groupon的北美营收增长了80.5%,而国际营收增长仅3.1%。运营利润率也差距颇大,前者13.4%,后者才4.1%。这些使得Groupon的运营现金流同比大幅下滑了35%,三季度海外业务对其自由现金流造成了4000万美元的负 面影响。
科技网站PandoDaily创始人兼主编萨拉·拉茜(Sarah Lacy)此前就曾撰文建议,Groupon或许应当更加沉稳,专注于美国本土市场更长时间,等待条件成熟之后再大举拓展国际市场。
惠普:跌跌不休到何时
一味的做减法之外,惠普的“复兴战略”仍然让业界模糊不清。
截至2012年底,惠普CEO惠特曼上任已一年零三个月,尽管她正试图让股东和业界看到惠普发生的变化,但除了裁员和出售业务外,谁都无法说清未来的惠普会往哪个方向发展,究竟会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2012年,惠普共完成裁员1.78万,约占全球员工总数的5%,已达至惠特曼此前制定的到2014年共完成裁员2.9万人目标的一半以上。
与此同时,惠普也拟对部分业务进行出售,以降低企业成本。在近日递交的美国证交会报告中,惠普表示,“将继续评估无利用价值的资产和业务的处置问题。”外界认为,惠普可能会通过出售毛利率较低的PC和打印机业务以换取大量资金,在给股东回报的同时,也可将出售资金用于企业转型。
但惠特曼的“减负”行动并没有给惠普带来财务上的较大改变。惠普在李艾科时期对英国软件公司Autonomy高达110亿美元收购,让惠普在2012年下半年进行了88亿美元的资产减记;此外,惠普于2008年以139亿美元收购IT服务提供货商EDS的交易,也让惠普在2012年付出了80亿美元的资产减记。两项减记共达170亿美元,这也使得惠普陷入巨亏。
资本市场对惠普2012年的表现已给出了答卷。2012年全年,惠普股价共下跌50%。而对于2013年,惠特曼也曾以“普遍的利润下滑”来作为对股东的投资提醒。
有业内人士认为,惠特曼目前的策略意在求稳,而非谋变,待惠普拉回正轨后再实施转型。但惠普究竟会往什么方向走,这不仅取决于惠特曼,还取决于惠普“多事之秋”的董事会。有消息指出,惠普董事成员之一、激进投资者拉夫·惠特沃斯与惠普就“同意不会公开寻求拆分或销售惠普主要资产的可能性”达成的协议将于2013年底到期。而惠特曼是否会像她的前任李艾科那样匆匆离去,也为惠普的未来发展增添着不确定因素。
柯达:涅槃后尚未重生
错失了数码技术起步最佳时机的柯达公司,在进入破产程序10个月之后,近日宣布接受一组能够应付柯达资金方面的燃眉之急的8.3亿美元新融资,希望能帮其完成剩余重组,并在2013年上半年走出破产保护程序。
2012年1月,有着132年历史的柯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其目前的资产约为51亿美元,而债务则为67.5亿美元左右。此后,柯达因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不足1美元而从纽交所摘牌,退至场外交易。
不过,获得上述融资的条件之一是,柯达以不低于5亿美元的价格拍卖其专利技术。自2012年1月起柯达就寻求出售旗下一些专利,直到12月才与包括苹果、谷歌、三星、HTC、Facebook、富士、微软、RIM、Adobe、华为、亚马逊、Shutterfly等12家公司达成授权1100项专利许可协议,总代价为5.25亿美元,远低于公司原定26亿美元的出售价。
有了出售专利这笔钱,柯达就有能力偿还1年前获得的债务人持有破产资产,及满足上述8亿美元的融资。柯达的CEO安东尼奥·佩雷斯指出,这令该公司向摆脱破产又走近了一步,并有望借此再次成为一个实力强大的企业。
但未来柯达能否重组成功、起死回生还很难说。相比其竞争对手富士等而言,柯达之前10余年的转型和追赶历程漫长而艰难。先是转型数码不利,随之大举收购制药企业、印刷企业,直到2007年左右将目标最终确定在商用图文影像领域。
调整新方向的佩雷斯认为,专注于重建商业成像业务,将使柯达拥有强劲的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增长空间。去年10月柯达宣布,未来该公司商业影像业务将主要集中在商业、包装和功能性印刷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将出售包括相机、胶卷、联机打印等在内的长期业务。
这意味着柯达未来将成为一家“小而专注”的公司,据了解,目前柯达的核心业务集中在主要包括数字印刷、票 据、包装等领域的B2B商业图文影像市场,这一部分的业务收入已占到柯达全球收入的70%以上。不过在确定方向之后,柯达能否起死回生,还要看其是否能把握工业行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以及未来该公司核心业务发展状况。
诺基亚:在遍地失望中艰难复苏
“宁愿在辉煌中死去也不甘平庸地活着”,这或许是诺基亚坚定地选择微软而非谷歌的Android平台的最好注解。近日诺基亚CEO埃洛普(Stephen Elop)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对诺基亚可能采用安卓平台的暗示,让不少希望诺基亚加入安卓阵营、甩开微软控制的人们倍感兴奋,但很快这一说法被官方解释为翻译失误。
外界对它的失望不无道理。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与微软结盟多年的诺基亚,仍然没有甩开步入下滑通道的局面。
去年第一季度,三星超越诺基亚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终结了这家芬兰巨头长达14年的市场霸主地位;6月,诺基亚宣布全球裁员1万人,出售奢侈手机品牌Vertu;7月,关闭最后一家芬兰工厂;8月,出售Qt软件业务; 12月它以1.7亿欧元的价格,卖掉位于芬兰埃斯波的总部大楼改为租用。
一系列的瘦身过后,诺基亚的复苏仍旧艰难。2012财年第三季度,诺基亚净亏损9.69亿欧元,这已经是其自去年以来连续第六个季度亏损。”诺基亚预计,第四财季仍将艰难,预计运营利润率在-6%左右。
而与盟友微软的合作看上去不太顺利。例如,微软曾宣布诺基亚Lumia系列手机使用的WP 7.5设备将无法升级到WP8,也将无法运行基于后者开发的应用;而微软或将推自主品牌手机的消息,更令它雪上加霜。尽管外界希望它选择安卓平台摆脱微软的控制,但埃洛普还是态度坚定地予以否认。
IDC最新发布的全球手机市场份额报告显示,在2012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三星以5630万部的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市场份额近31.3%,两倍于位列第二位的苹果,而诺基亚则跌出了前5名。
被称作诺基亚“复兴之作”的Lumia920或许是诺基亚重获希望的开始。
美国市场调查公司StatCounter近日数据也显示,在过去的1个月里,安卓用户的市场份额略有增长,使用iOS和黑莓的用户份额开始下降,而诺基亚使用的Windows Phone、塞班等平台的用户份额都重新上升,预计诺基亚的市场份额有可能在这1个月里增长超过2%;而诺基亚何时推出Android平台手机,被认为可能是它复苏的另一个助力。
松下:自我救赎时日无多
如果“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还活着,一定会为松下如今的经营困局而扼腕叹息。曾经称霸全球家电市场数十年的日本明星企业,纷纷陷入巨亏泥沼;相比索尼、夏普持续亏损的窘境,松下处于更糟糕的位置,它正通过出售土地及房产来缓解现金流。
短短数年间,松下从巅峰坠入了谷底,“蝉联”日本乃至全球家电业第一亏损大户。继2011财年巨额亏损之后,松下在2012年上半财年(2012年4月1日~9月30日)又交出了巨亏答卷:2012年上半财年松下巨额亏损达6852亿日元(约513亿元人民币),并预测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财年内松下净亏损89亿美元。
一连串的战略失误,加之缺乏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使得松下陷入有史以来最危急的时刻:等离子电视市场江河日下之时,松下仍然不断重金投入等离子面板产业,但其“智能电视”上市步伐明显晚于韩国、中国彩电商,这是其在核心电视产业的重大战略失误;此外,松下收购业务重叠度很高的三洋,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以至于被迫将三洋公司很大一部分资产出售给海尔。
从全球市场占有率来看,几乎所有日本家电品牌的主要产品均出现了明显下跌。据日本电子和信息技术行业协会测算,日本今年在全球平板电视市场的份额将从2010年的41%萎缩到31%。
自去年“临危受命”松下电器新任社长后,津贺一宏便开始对松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曾于去年3月底发布了复兴计划的详细信息,当时准备将公司的88项业务重组为56项,但系列举动收效甚微。
就在几天前,津贺一宏还表示:松下可能会继续通过裁员降薪和出售非核心资产来筹集资金。他带来的最新策略是:在半导体和其他深陷困境的领域组建合资公司,以期恢复利润增长;同时努力扩大汽车电池、航空娱乐系统、氢燃料电池、太阳能面板和LED照明等企业业务的收入。
目前,松下仍是日本最大的商业雇主,拥有30万名员工。但是,市场留给这个日本巨头自我救赎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富士康:杰出制造者的“死胡同”
作为这家企业的掌舵人,也许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强劲的心脏。
在经历了折腾的一年——劳工调查、涨薪风波、产能遇阻、利润瓶颈之后,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不得不在辞旧迎新之时再次处理一个棘手的事件:富士康高层索贿,这让这家企业的2012年看起来多少有些悲壮。
虽然财报数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负 面情绪,2012年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1到11月份的营收同比增长16.38%,但作为一家全球企业,而且是以制造力排名第一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并没有因此获得更多的掌声。相反,因“代工”二字引起的各种联想让这家企业在更多的时候选择沉默。
不过这并不能掩盖富士康在制造环节的“杰出”,毋庸置疑,富士康在苹果神话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例子,苹果为了给自己的产品MacBook增加一项新功能,让屏幕上方的小绿灯穿过电脑的铝制外壳,苹果订购了数百台激光设备,每台售价在25万美元,而在这之前,要让光线穿过金属基本属于“不可能的任务”。这个例子想说明的是,苹果对于生产线的要求极其严格,即便是不同厂家做出来的东西,最后看起来都得像一台机器里一次做出来的产品,不然就是不合格。
而事实上,这些看上去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富士康的工厂里每天都在完成。郭台铭曾经对此感到骄傲:“乔布斯为什么要把iPod、iPhone全部交给我?因为只有我能做。”
但这也带来了问题。
因工艺过于复杂,iPhone 5在上市前遇到过缺货的问题。深圳富士康的一名生产线工人称,iPhone 5的要求是铝合金边框及后盖的划伤、凹陷标准是0.02mm,而人的头发直径大概在0.07mm,也就是说相当于头发三分之一。这让工人们每天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大,除了赶工还要生产出合乎规格的产品。要知道,这样的复杂程度已经很难用肉眼进行辨认。
全面的战略转型,或许成为摆在郭台铭面前的重要任务。所幸的是,富士康的布局已经开始。
一方面加大对研发和流通渠道的投入,力争从代工业务这一U形曲线底部向两端高利润部分进军,另一方面,富士康开始积极布局新业务,在物流商贸等领域开始投资。
通过打通产业链获得大订单的富士康得到了客户的认可,而整合资源逐渐走向消费者面前的富士康又能否得到用户的认可呢?
阿里巴巴:破万亿后寄望新生态
从B2B起步,凭借流通交易平台渗透C2C、B2C、C2B以及衍生的数据、金融服务,以生态矩阵形态出现的阿里集团去年宣布其零售业务规模超过了1万亿元。
它的成长性极为惊人。2003年,淘宝网成立全年交易额不过2271万元,2004年全年10亿元,2007年攀上1000亿元,2010、2011两年为4000亿元和6321亿元。
阿里集团首席战略官曾鸣近期表示,下一步阿里集团将更专注于做生态。在去年“双十一”单日交易达191亿元、全年阿里系零售业务交易超过1万亿之后,阿里集团将不再视交易规模为考核指标。
阿里寄望于提供更具生态兼容性的平台。在其构想中,此前数年经历过淘品牌崛起、传统品牌电商化大潮后,提供更多、更为公平与公正的生态池,让这一平台始终保持活力,仍能不断涌现新的崛起者,并提供更为庞大的“小而美”商户的生存与适度发展。
过去一年阿里集团的一系列急变多围绕这一目标。在一系列反腐、轮岗打掉小圈子、维持体制、价值观活力之后,阿里巴巴的国外、阿里巴巴的国内、一淘、淘宝、天猫、聚划算、云计算“七剑”架构确立了这一庞大生态的平台架构。
马云对阿里集团未来规划的第一项要素就是平台。在此之外,他提及的还有数据和金融两项,基于阿里的庞大生态,这两项业务如同将一张折叠着的纸片打开,形成业务空间的立体化跃升。
数据早已成为阿里集团庞大生态的宝贵产物。马云去年对此曾做过一番介绍:“大量的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世界经济在发生什么,中国经济在发生什么,假设我们也有一个气象预报台,给国家宏观、给当地政府宏观、给主要机构宏观以指导。假如以我们为数据,为每个小企业装上一个GPS,为每个船装上一个雷达,我相信你出海的时候,你更有把握,死亡率会大大降低,数据将会影响着世界。”
此外,金融也是阿里集团广被看好的未来金矿,基于能拥有庞大生态、海量用户真实数据及积累的技术能力,阿里获得了令小贷业艳羡的快速放款、还款及超低不良率。
曾鸣说,阿里预计8~10年后,阿里系交易额将攀上10万亿。届时中国零售流通业将会产生1000万家依网而生的小企业,有1000万快递人员、1000万网络客服,服务10亿消费者。而在10万亿之后,阿里认为互联网化将成为零售标配元素,再无电商这一特定概念。
华为:挺过波澜壮阔的一年
2012年10月,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华为、中兴的设备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呼吁美国政府和公司不要采购其设备。这无异于给华为、中兴当头棒喝。
华为开拓海外市场已经10多年,不过,美国市场仍然是华为国际化版图上未能攻破的堡垒,同时,美国又是全球最大的无线市场,市场份额高达40%。
此外,由于华为已经在欧洲站稳脚跟,亚洲和非洲市场基本早就收入囊中,美国市场更成为华为不得不赢下的战争。
华为的发展目标是在2017年实现700亿美元的收入,因此,在运营商市场瓶颈已现、美国市场又短期突破无望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增长成为华为最重要的命题。
华为轮值CEO郭平在华为的2013年新年贺词中,用“波澜壮阔”来形容过去的一年,“我们又挺过了波澜壮阔的一年!”他说。
这个说法并不为过。2012年,全球严峻的经济形势导致运营商投资放缓,这给设备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几大设备商都挣扎在亏损边缘,但是“华为2012年跑赢了大市”。
按照郭平透露的数据,华为2012年实现收入350亿美元,净利润24亿美元,尽管郭平“谦虚”地表示,华为的收入和利润“同比均有超过10%的增长”,但由于华为2011年净利润大幅下滑50%,2012年的利润增长实际上接近30%,因此这份财报可谓“亮丽”。
“波澜壮阔”的另一面,是一贯追求低调的华为在2012年还“被明星”了一把,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尽管是以华为最不愿意的一种方式。
2011年开始,华为已经正式成立了消费者BG(业务集团)和企业BG,相当于在运营商市场之外,重新开拓了两大新的市场。
在外部市场不利的情况,狠练内功变得更加重要。 在郭平看来,华为有限的力量只可能做好有限的事情,因此要控制扩张的冲动,问责乱铺摊子的主管。
“抓住机遇、战略聚焦、简化管理,是我们未来五年实现有效增长的核心措施。”郭平说。
他表示,“曾几何时,高速增长是华为的优先追求,超强的执行力是华为的鲜明特征;这造就了华为的快速成长,也形成了华为粗放管理的诟病。在趋于平缓的业务增长态势下,我们需要合理的效益来支撑公司战略的持续投入。”
万达:颠覆与创造中的“国际化”
当2011年王健林在各种场合表示万达要走国际化道路的时候,没有人清楚国际化的万达会是什么样子。但在过去的2012年,所有人已经相信,这不是一句空谈。
万达似乎在颠覆与创造中走完了2012年,“海外扩张”成为这一年围绕万达最核心的关键词。
经过两年谈判,万达完成了对北美第二大院线集团AMC的并购,此次并购总交易金额高达26亿美元,包括购买100%股权和承担债务两部分。同时,万达并购后投入运营资金不超过5亿美元,万达总共将为此次交易支付31亿美元。
AMC是北美第二大院线,至今已有92年的历史,旗下拥有347家影院,共计5000多块屏幕,对于一家本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惊讶声中,万达跨出了海外扩张的第一步。
在收购AMC之后,人们意识到万达海外收购的胃口不止这些。此后有关万达海外收购的消息便一直没有间断。
2012年6月初,万达证实,王健林、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和俄罗斯北高加索度假村公司董事会主席阿尔迈德·彼拉罗夫,已在北京签署了一份总投资25亿~30亿美元的意向协议书。
此后,又传出消息,万达与印度富豪阿尼尔·安巴尼的企业集团信实正在印度策划两个潜在的合资项目。一个位于新孟买,另一个位于西部城市海德拉巴。有业内人士估计它们的价值可能在10亿至15亿美元之间。
这还不是2012年万达海外收购的最后一则消息。在年底,万达正在洽购美国酒店管理公司的消息不胫而走。此外,万达据称还在欧洲洽购一家电影行业的公司,并且对收购国际零售品牌充满兴趣。
王健林曾经表示,万达要布局全产业链。对版图扩张的强烈野心,正支撑这家地产起家的本土企业,将触角伸向海外的各个角落。
这也让万达成为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背景下,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身影。
京东商城:“枭雄”能否成为大佬
这是一个诞生于微博,不是会议室,也不是董事会的价格大战。
2012年8月13日晚11点25分,刘强东在微博写着:“今晚,莫名其妙地兴奋。”就在几小时前,苏宁发公告称,拟募集资金80亿元,用于电商以及供应链的建设。8月14日上午10点20分,刘强东微博挑起战事,宣布京东大家电三年内0毛利向苏宁、国美发起攻势。而这一天,刘强东共发了十几条向苏宁宣战的微博。
微博上的疯狂传播,让京东与它的挑战对象都吸引了足够的眼球。但经发改委调查,这场价格战也出现了夸大宣传的情况。一时间,刘强东,从一个挑战者的形象,变成一个备受争议的搅局者。
但刘强东并不认为自己站在道义背后。他表示,京东是一个“突然变大的小公司”,还有很多人不愿接受它,认为还有可能打败它,所以,过程中会有谩骂。“十年前,苏宁、国美也一样被其他传统零售骂、被厂商骂,但现在呢?”
事实上,发起这场价格战有刘强东自己的布局:一是要把用户的注意力从线下转到线上。二是基于大家电的目标。
“8·15”价格战也给整个国内电商带来了思考。在一些业内者看来,2012年国内零售库存的大量积压,以及传统厂商向电商渠道的转型渗透,是推动电商行业频发价格战的主要外因。而京东作为规模较大的电商网站,更多是顺势而为。
截至2012年12月,京东平台交易额突破600亿,而京东 2013年的战略规划是,将该数据提升至 1000亿。一名业内人士称,京东在自营B2C领域已成为领头羊,是传统厂商在电商渠道的主要选择,而腾讯等巨头在电商的竞争加剧,则更多是在争夺第二选择。
在2013年元旦后的一次内部讲话上,刘强东表示,京东将进入自己的第二个十年,在这新的十年中,京东将向三个方向发展迈进。第一个方向,以技术为驱动的自营电商业务;第二个方向,以技术为驱动的开放服务业务;第三个方向,以技术为驱动的数据金融业务。而这三个方向,也分别对应着京东在战略上的“守卫+进攻+商业化”。而京东眼前的目标,是在2013年底前实现盈利。
不过,有分析指出,随着规模的增大,京东已能保证较为健康的现金流,但摆在京东面前的忧虑是管理问题。在保持“大跨步”的同时,如何做好内控,决定着京东在未来能冲多远。
尚德:在痛苦中舔伤口
2005年年底,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STP.NYSE,下称“尚德”)登陆纽交所的时候,施正荣神采奕奕地站在主席台前,与众多高管合影纪念。这位光伏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在此后多年时间内,也随着公司的壮大稳固了自己特殊的行业地位。
从几个人搭建的生产线,再到曾拥数万职员的尚德,用时不过十余年。从尚德走出的管理层也分布于江浙各个地区,其中不乏此后在纽约上市的各家光伏公司高层。
2005到2008年的短短3年中,不仅尚德自己成为了民营企业中首屈一指的光伏制造商,各个光伏供应链上与尚德、施正荣都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些年中,尚德的股价一直节节攀升,最高时达到了90美元之多,而施正荣自己也因为海外光伏市场的全面提升而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时光荏苒。7年之后的2012年,施正荣及尚德的苦痛逐步显现了出来。该公司的股价下滑剧烈,从最高峰一路下跌到了不到1美元,甚至面临着退市的风险;回看尚德内部同样惊心动魄:大量人员被削减、一部分产能被调整、公司高层屡屡出走。
而更加令人揪心的,则是这家国际一流制造商凸显的财务困境。危机的征兆起于一场纠纷。由尚德控股的环球太阳能基金公司(下称“GSF”)原计划是在2012年时被出售。尚德在做财务尽职调查时突然发现,其中一笔反担保政府债券存在问题,尚德在GSF中的股份出售变现也戛然而止。这样一来,尚德的到期债券、公司贷款都无法兑现,尚德困局陡生。
去年上半年,尚德还有20亿美元的债务缺口、欧洲银行对光伏行业的贷款缩减、中国需求虽向好但回款困难等问题也一涌而出,曾经行业第一、风光一时的尚德也不得不要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暴,而且这场风暴有可能会让尚德不复存在。
或许是为了避开公众的目光,或许是希望由此低调,施正荣出现在公众场合的次数在去年明显减少,不少采访及聚会都被其一一推却。
但是,尚德并没有在大风浪中完全倒下,凭借以往的政企关系,施正荣获得了其生产基地——无锡市政府的支持,不仅由政府出面协调银行继续放贷,使得尚德得以维持经营;而且当地国有企业参股尚德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种种迹象显示,尚德这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在不断下滑,短期内还看不到完全扭转的可能。哪家公司、机构可能会成为这家名企的主人或者参股方,也尚无定论。由光伏行业、尚德本身经营所产生的痛苦何时能结束,由谁来接收或者缓解,都并未揭晓。